善化鎮在荷據時期叫『目加溜灣社』, 因在灣里溪旁 , 故清朝時稱台南府
安平縣灣裡街 , 設巡司統轄。台灣割日後 , 實施民政 , 改為台南縣灣裡辦務署。
1897年編入大目降辦務署 , 改為灣裡辦務之署, 1899年實施街庄區制度 , 分善化里東區及西區 , 設區長統轄。
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 , 西區合併為『善化庄』,置庄役場 , 1940年升格為善化街 , 設街役場 ,
台灣光復後改為『善化鎮』。
善化鎮原稱『灣裡街』。為西拉雅平埔族目加溜灣之『大武壟社』(番俗六考作大壟社) 。
明朝時受荷人教化,明末漢人入墾後,向大內鄉頭社村遷移。
明鄭時期稱『善化里』。清時復稱『灣裡街』, 由漳州人胡楚等人渡海來此 , 繼續開發。
康熙五十六年(1717)撰修的諸羅縣志載『灣裡溪街、灣裡社街,俱屬善化里』,
故街市大量形成可能在清康熙末葉期間。清末分為善化里東、西堡,故改稱善化庄。
三級古蹟善化慶安宮誌提及 : 在 明崇禎二年(1629)荷年人伐目加溜灣社(即今善化) 後 , 於( 1636 )在此開設
荷語教習所傳授荷語(新港語) , 並掘荷蘭井供飲用水用 ,
現廟牌樓前留有荷蘭井之遺跡可資佐證。
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功克台灣,目加溜灣社屬天興縣善化里。
永曆八年鄭經設里社以宅番漢 , 制鄙為二十四里 , 善化為其一 , 漢人居里 , 屯田兵居營 , 土番居社。
灣裡溪南 , 屯田養兵部落 ;鄭成功查勘目加溜灣,感其土沃膏腴 , 遂育兵於農之法 , 屯田養士。
漢人及平埔番族住居概況清中葉 , 漢人大量移民至此 , 且多居於今三民路一帶 , 漢
人增加後 , 平埔放受經濟、習俗等壓迫,逐漸移居至大內鄉鳴頭、頭社一帶。
到清末,此地所有居民悉清一色為漢人 , 尤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由進學路、文正路交點至溪尾一線為新社溪街 , 是古時目加溜灣社之舊址。
社內在此路東,路西是新社 , 其因乃新社街在清中葉 ,今 曾文溪高漲 , 灣裡溪街被大水沖毀 ,
當地人馬皆搬到新社居住,成為新社溪街。
新社溪街在清末仍店鋪林立、熱鬧非凡 , 但日據初期,縱貫鐵路及縱貫公路相繼開通 ,
社內街已逐漸式微 , 今已無跡,其重心以移至中山路一帶。
六分里名沿取清末「六分寮庄」之名,六分寮庄在戰後設里時分3里,「六分」為里名之一。
六分社區東至六分里與安宮(與六分寮交界),西至東勢宅(與善化區溪美里交界),
南至六分里(與善化區文正里、光文里交界),北至溪底寮(與麻豆區交界)。
社區民眾皆以務農為生,社區內的信仰中心,分別有有六分里的興安宮、以及 東勢宅的泰安宮……..
六分里是一個傳統、典型的農村社區,面積頗大,為區內各里之冠。
六分寮楊宅 為兩落正身五間起格局,前室仔四間起後室仔三間起 。
建造年代據推測前落清光緒末年,後落則約為大正10~14年之間所興建。
楊家定居六分宅寮墾拓至今一百多年,共有五房頭,
因勤勞儉樸而逐漸累積財富,不但從事農田耕植,
也飼養豬仔及種植甘蔗,並有自營糖庄,經濟日富而田地日增,遂有能有誚馱j宅,
據說此宅建造至今已傳六代。
只是目前看來已呈荒廢之狀態………..
楊宅是座屋身高大且構造精美的巨宅。
據說第一落是火庫起,簷板下水車堵升起幅度頗大,中港間作雙凹壽,木構架為穿斗式。
後落為出步起,簷口出屐起翹頗大,正副斗拱碩大,員光及束隨透雕精緻。
架內為抬樑式三通五瓜棟架,瓜身及束隨描繪細緻,通樑則以靛青為底色,繪白底化色包巾。
可惜鐵門深鎖,不得其門而入。
順道穿梭在聚落內巷弄,尋找古厝的身影,
不預期地也是有一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