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1940-)祖籍江蘇泰州,其父親江蘇人,母親浙江人。抗戰時期為躲避戰火,父母搬到江西,
於是在江西贛州出生,中國內戰結束後,全家搬回南京。父親是一名銀行職員,母親為基督教青年會成員,
做過抗日劇團的演員。
在母親的影響下,高行健對戲劇、寫作產生了興趣,從小就有繪畫的愛好。
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南京。
1952年,高行健就讀於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中學(今南京市金陵中學),以前這所中學是一個教會學校,
能夠接觸到許多的西方翻譯來的著作。
另外高行健師從畫家鄆宗嬴先生學畫素描、水彩、油畫以及泥塑。
1957年,高行健高中畢業,聽從母親的建議,沒有報考中央美術學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國語大學。
1962年,法語系畢業後,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1970年,被下放到農村勞動,期間曾到安徽
寧國縣港口中學任教。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國建設》雜誌社法文組組長。
1977年,在中國作協對外聯絡委員會工作。
1979年5月,作為全程翻譯,陪同巴金等中國作家訪問巴黎,回國後高行健發表了《巴金在巴黎》。
1980年,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
1982年,與劉會遠共同創作的劇作《絕對信號》,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
1983年,《車站》,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很快被禁演。
1985年,在北京與雕塑家尹光中舉辦泥塑繪畫展,開始受到海內外媒體的關注,
這也是到目前為止,高行健在大陸舉辦的唯一一次畫展。
同年,應邀赴歐洲五國訪問八個月,在柏林文化之家舉辦了個人畫展,獲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
從此高行健開始了以畫養文生涯,獲得了更多寫作上的自由。
1986年《彼岸》被禁演。1987年,高行健應邀赴德國從事繪畫創作。
1988年開始,在巴黎定居。1989年,六四事件後流亡海外。
1997年,高行健加入法國國籍。
1999年,高行健的畫作在巴黎參加羅浮宮第十九屆國際古董與藝術雙年展。
2000年,因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等著作,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
除小說外,共創作劇本十八種,
分別收集在《高行健戲劇集》、《八月雪》、《山海經傳》、《高行健戲劇六種》、《周末四重奏》等;
文學戲劇藝術論著則有《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等;
畫冊有《高行健水墨作品》等。
作品已譯成法、德、英、意大利、瑞典、匈牙利、荷蘭、波蘭、日、希臘等多種文字出版,
劇作也已在法國、德國、英國、瑞典、意大利、波蘭、奧地利、南斯拉夫、美國、澳大利亞、日本、
非洲、香港和台灣不斷上演,
同時也在歐洲舉行數十次水墨個展。
高行健畫作風格獨特,特式在於既不是人物畫,也不算抽象畫。
觀者通過欣賞高行健獨創的、強調單色調的水墨畫,從而遠離煩囂,進入畫家所說的真正的寧靜境界,
沉醉於黑色和灰色調子的水墨世界。
高行健的水墨畫,是中國水墨意境傳統與西方抽象繪畫,
在現代主義美學和當代人的實存狀況之中的突破與融合。
以水墨與圖像的層次變化,來呈現心象與境界,創生意與境的互動,渾化宇宙。
在情性的感動之中,推動虛實相生的意境,讓時間與空間在圖象之中,互相融入,
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以無為靜觀的內心來呈現一迴環遊動的圖像,
他的藝術作品結合了西方的抽象和中國水墨畫,表達內心的感受甚至比文字更加深刻。
他描寫蒼茫混沌、度闊無垠的天地至境,反映自己的心靈歷程,探討人生與宇宙的哲理和奧秘。
1992年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2003年法國馬賽市為其舉辦大型藝術創作活動「高行健年」;
2008年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和香港中文大學為其舉辦「高行健藝術節」。
在綿延不斷的差異化活動之中,高行健用新的表現方式,開啟了文人畫的新意境,
是當代的水墨禪畫 的大師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