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8634.JPG - 手繪臺灣輿圖

《台灣山海全圖》與成於十七世紀末的《台灣地里圖》(美國國家圖書館藏)、世紀之交的《康熙台灣輿圖》

(台博館藏),及十八世紀的《乾隆台灣輿圖》(故宮藏),皆為典型橫軸山水輿圖,但同中卻有大差異,比如畫面左上角

的鳥瞰視點轉換,以及台灣上方的大面積文字描述。

DSC08647.JPG - 手繪臺灣輿圖

於此兩點,《台灣山海全圖》並非孤例,結構近似的秋惠文庫《手繪台灣輿圖》,

及民間另一《台灣前後山扇形圖》,皆可交叉比對、相互證考。

DSC08629.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45.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46.JPG - 手繪臺灣輿圖

《手繪台灣輿圖》雖形制類似,但上方文字有異,因尺幅較《台灣山海全圖》大,西部地區的圖資標示也更為豐富。

在這幅原被判斷為道光初年所作的輿圖中,噶瑪蘭仍是「噶仔」,未如《台灣山海全圖》採官廳正譯。

再進一步判讀,其中平原各「圍」仍作「城」,五圍未築城、三結街未設廳治;另一方面,四城、東勢附近猶記有荒埔,

羅東一地則寫道:「此片係潘賢文佔踞,付與阿里史番耕作,今番散居民矣。」

(末字因缺損無法完全辨識,考當時官文書語境證之。)

DSC08630.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31.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32.JPG - 手繪臺灣輿圖

潘賢文率領的中部平埔族各社千餘人,約在1804年翻越中央山脈進入噶瑪蘭,官方稱之為「流番」;

1806年他們捲入漳泉械鬥,翌年始自開羅東而居之。

1809年動亂復起,漳人夜襲羅東,《東槎紀略》記述:「阿里史眾驚潰,走入土番社內,漳人遂有羅東。」

而避過是夜殺戮,這流離的族群再度於平原上輾轉遷徙。

DSC08633.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34.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35.JPG - 手繪臺灣輿圖

其實我們可以更大膽地推測,《手繪台灣輿圖》描述的,正是這兵燹離亂之後,噶瑪蘭定制之前的光景。

這推測會與圖面上的都司署標示產生矛盾,噶瑪蘭營守備於1824年始升格都司。

但圖面亦有頭城巡司署與五城分府衙等官署,因頭圍日後並未設司巡檢,故兩署標示可能僅是籌辦之初的

建署構想或隨行文武暫駐,分府衙即因楊廷理暫作公所而名之。

DSC08636.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37.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44.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43.JPG - 手繪臺灣輿圖

輿圖中另一都司署鄰近艋舺,應為淡水營都司,

1809年已改設為前述艋舺營水師遊擊,此亦為例證。

 

無論成圖時間確切為何,《手繪台灣輿圖》噶瑪蘭部分圖資顯示,

其搜集時間與楊廷理勘蘭之行極為接近;

DSC08640.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41.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42.JPG - 手繪臺灣輿圖DSC08648.JPG - 手繪臺灣輿圖

此外,比對《台灣前後山扇形圖》前山部分上方文字,除未錄「台山至福省五虎門蜿蜒渡海」一段,

其他皆與《台灣山海全圖》相同,於噶瑪蘭南界亦記有:

「此外乃萁萊(花蓮古名)、泗波瀾(秀姑巒)地,現未報陞無從敘明。」

DSC08639.JPG - 手繪臺灣輿圖

幾可確定,扇形圖前山部分是以《台灣山海全圖》為底本,

謄寫並改製地圖於規模較小之扇面。

扇末已署:乙未嘉平月。

故而《台灣山海全圖》成圖時間,不會晚於扇形圖下筆的1835年。

( 部分資料引用自  經典期刊【福爾摩沙拾遺】)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