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埤頭下擁有飛簷及門樓的夥房就是只有濟南堂的林屋伙房,由它的方位 及背看雙蜂,月光兩山
的氣勢來看,就知道是一戶上代有來頭的大戶人家 ,堂前正門懸掛著一方「文魁」扁額,也知道這裡曾經出過舉人,
老一輩的人流傳著林金城舉人出生時「奪龍氣的傳奇故事」。
延著美濃中正湖停車場左邊小路走,就可見到美濃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夥房雙桂第的門樓。
夥房是客家主要的傳統民居形式,一個夥房代表一個家族聚居在此,
所以夥房的形式可能是三合院式也可能是四合院式,大小不等,也就是夥房內可能包含了一至多個家庭,
每個家庭各自獨立,卻又存在著緊密相依的族親血脈。
雙桂第是美濃林姓家的宗祠,它的建築風水可是相當講究的。
從門樓外往裡面看,可見對面月光山的兩個山峰,形狀就像古代放毛筆的筆架,
代表期待後世子孫勤學與博學,另門前正好有一彎灌溉農田的吉水,正好呼應了門樓旁的這幅對聯。
美濃林姓人家的堂號,除了濟南堂外最多的就是西河堂,
而由堂號旁的門聯,不論是濟南堂或西河堂都是書寫著:「九龍世澤長,十德家聲遠」,
就可知兩者之間存在著濃厚的血源關係。
經查台灣通志稿 :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舉人名錄中並無林姓人士,
可以確認林金城舉人非乾隆年間人士,且林金城是否出身此一宅落,文獻上並無考證。
此匾上方並未登載為誰而立,故此匾應非林金城舉人之文魁匾……..
美濃油紙傘最興盛的時期在日治大正年間到民國50年,
這段時間,美濃的紙傘廠一年,就可以生產兩萬把以上的傘。
但民國50年後,工業發展之下,自動化生產的陽傘取代了傳統與藝術兼具的油紙傘,油紙傘產業也因此逐漸式微。
如今,美濃僅剩五家油紙傘廠,而中正湖旁巷弄內的『廣進勝』就是其中之一,
廣進勝就位於雙桂第林氏宗祠的內埕護龍;
廣進勝仍堅持手工製作傘架到紙傘彩繪,並提供民眾DIY,是許多到訪美濃的朋友,必定排入行程的一個點。
廣進勝位於中正湖中正亭旁的巷弄裡,由於指示牌超小,沒有仔細看,很容易就錯過了。
大家到中正亭時,特別注意這個轉彎口,左轉的巷弄就是往廣進勝的巷子。
在民國63年到73年間,為廣進勝紙傘的鼎盛期,當時訂單源源不絕,一完成新的紙傘,就火速賣光,
當時很多人都採用郵購的方式訂購,但地址只寫高雄縣美濃鎮,收信人即便寫錯了,但都能寄到創始人林享麟手中,
也因此打響了美濃紙傘的名聲。
在紙傘產業式微的情況下,結合DIY 至少還能保有基本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