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舊名叫蕃薯寮,它的名稱由來是這樣子的:
據說有一老太婆,在現在的土地公廟旁,煮蕃薯 湯,提供來往客商,
久而久之,這座賣蕃薯湯的 草寮名聲傳播四方。而『蕃薯寮』的名稱也因此 而來。
旗山區原為西拉雅平埔族的馬卡道支族大傑巔社 (Taburian)的所在,
乾隆二十八年(1763)大傑顛社北移至口隘庄(今日圓潭)及尾庄之間;
乾隆二十九年(1764),續修台灣府志載:「大傑顛社,今番民移隘口,進蕃薯寮。」
現在溪洲國小後的山腰處,就是平埔族舊時的信仰中心。
而明鄭時期漢人開始入境拓墾,最初為「施里庄」,到了乾隆二○年代更名為「蕃薯寮庄」,
光緒十四年間(1888)曾改稱「太平庄」,清代時統歸為「羅漢外門里」的轄區,康熙末年有鄭、蔡二姓移民入墾,
乾隆年間陸續墾成,形成村莊。
昔日旗山地區尚未開墾時,屏東里民眾,要運送蕃薯至台南一帶,因交通不便(當時 用牛車運送)路程遙遠,
在旗山設「寮仔」),一來可以休息住宿,二來可以放置蕃薯,作為 運送的中繼站,放置蕃薯的「寮仔」,稱為蕃薯寮 ,
後來就以此為名。
直到日治時期大正九年 (1920) ,全省地方制度及地名大變更時,
因其東北方有 旗尾山,其狀似清代蛟龍旗,在鎮民的堅持下更名 為「旗山」。
旗山有老街有古厝,其中據說最為華麗的當稱洪厝巷內的洪宅;
但因其家族行事極為低調且未對外公開,致使一般大眾多是無所知悉……..
網路上也只有少少的描述 :
創建年代1727-1732年,旗山人慣稱「洪厝巷」。傳統福佬四合院,二進二包,格局完整。
當時主人洪見萬經濟富裕,於建材、技藝上非常講究,尤以屋脊、馬背皆有繁複華麗的「剪黏」左右護龍
山牆的水車堵,更有精緻的八仙剪黏,想必出於當時名匠之手,值得重視。
前棟廳廊上斗拱、屋架的彩繪、圓柱獅、吊筒窗門的透雕、壁堵,亦是精雕細鑿,彩色金箔華麗。
後棟大庴祖祠龕內,置有石匠雕刻的祖先像永懷紀念,是旗山民宅中唯有之作。
全宅格局,遵照禮法,對稱形制,配合風水方位安置稻埕、池塘、花園、宅門。
值得一提的前埕下方全是地窖的空間,還有稍晚建造的洋樓,反應時代的潮流……..
洪厝巷內的燉煌堂、是一座典雅而富麗堂皇的建築,精雕細琢的彩繪,出自當日唐山師傅的手筆,
其樑枋上的彩繪即是「分三停」的構圖,所謂「分三停」,即是將一段樑枋作三部分的彩畫,中間部位俗稱「堵仁」
(枋心),堵仁兩側對稱部位俗稱「堵頭」(藻頭),堵頭的外測部位稱為「箍頭」,
一般在台灣常見的箍頭為束帶紋,但在燉煌堂上的箍頭為花形的圖案設計。
當中的堵仁即為師傳施展其水墨畫藝的空間,題材大都以花鳥為主,人物次之,
設色典雅,筆觸蒼勁有力,流露出閩粵中原郡族重視文風的書卷氣息,
這樣的水墨佳作,恰與週遭的木雕彩繪,相互呼應,
華麗之極,令人目不暇給。
在閩南,洪氏是一個歷史悠久,傳裔眾多的望族。
僅晉江、石獅洪氏就有68村,總人口6—7萬人。
晉江洪氏分佈主要在青陽鎮(現西園)錢嶼、蓮嶼、梅嶼,及英林鎮,金井鎮,龍湖鎮一帶,稱五十三鄉洪。
據《元和姓纂》,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十四世日勾龍,勾龍生垂,為堯共工之官,因命氏列于諸侯,封于共國
(在今河南省輝縣),稱為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其後人稱共氏。
東漢靈帝時有大臣共普,因宦官勢張,棄官避禍,改姓為洪,遷居燉煌(今甘肅涼州)而族姓昌大。
故洪氏以燉煌作為郡望。
據族譜統計,康熙、乾隆年間,英林北社十三至十四世遷臺者達207人,南社十一至十六世,遷臺者達347人。
其中很多是 “兄弟同往”、“父子同往”或“祖孫四代同往”的。他們廣泛分佈于彰化縣、諸羅、臺北府、淡水港、
東港、艋舺、竹塹、臺北、鹿港、草尾店、臺灣府城、鳳山靈仔寮、笨港、鳳山番仔寮、臺南阿裏港等地。
現今在臺灣的洪氏有28萬人,按臺灣人口比例排行第 15位,
其中大半與晉江英林有淵源關係。
專程造訪之時,還是經過當地年長的居民指引,才來到這處位於窄巷內的華宅;
運氣更好的是,鐵門竟然是敞開的……..
本著一探究竟的想法勇敢踏入,直到前埕而止。
果然如資料上所記載,建築風格上有許多費心著墨的地方,
可惜夾雜著闖入民宅的心虛感,不敢多作停留。
但見前簷部分似乎受到地震的損壞而嚴重傾斜,不知何時會坍塌 ?
對於如此建築的瑰寶,誠心地希望古厝所有人的洪氏宗親能儘早尋求維護的管道,
如果無法自力修葺,不妨尋求政府文化部門的協助。
否則任其長久下去,
只怕有一天會屋傾牆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