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438.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鹿港地方在漢人尚未移入之前,原屬於平埔族巴布薩族馬芝遴社活動的地方。

明朝末年,漢人開始移民到鹿港開墾,從事農耕及漁撈。

 

DSC03436.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1661年,鄭成功率軍進入台灣,許多閩南移民陸續在鹿港上岸,是漢人拓展彰化平原的開端,

當時移民鹿港的漢人,最早的是福建省興化府人,大多從事農耕、漁業等工作,後來陸續移民來鹿港

的還包括福建省泉州府、漳州府以及廣東省潮州府等地的人。

DSC03437.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雍正9(l731),鹿港正式開放為貿易之港。

乾隆49(1784),清廷正式核准鹿港為對渡的港口,家鄉的輝煌歷史就此展開。

 

DSC03438.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鹿港位於西部海岸中央,是南北船隻往來的中繼站,擁有富庶的腹地。

這些優越的地理條件,讓鹿港成為中部地區最繁榮的水陸碼頭和貨物轉運中心,

從乾隆49(1784)到道光30(1850),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

 

隨時可見商船往來,街道熱鬧喧嘩,也贏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譽。

 

DSC03444.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46.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下廖庄地名根據地方長輩口述,舊地址叫台中州彰化郡鹿港街廖厝536番地,光復之後才改成現今的下廖庄。

下廖開發比較晚又不屬於宗親式聚落,只有幾戶人家,以2戶陳姓大戶為主,務農為生,

跟當時的東廖、旗竿、合稱三腳廖…..

 

DSC03442.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43.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此處的陳姓有一宗祠,門額上掛著大夫第的匾額,這裡原是仕紳陳士陶的住所。

陳陶,又名士陶,原籍福建泉州府惠安縣,生於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四十四年(1779) 時年三十,隻身渡台,至鹿港謀生。

初期從事漁業,頗有成就,遂參加船頭行,開始經營貿易商務。  乾隆四十九年(1784) 兩岸正式開港,陳士陶起建九間厝,

成立興和同春商號,組織船隊往返兩從事商貿。

陳士陶的女兒之後嫁給了日茂行林振嵩的兒子,成為地方上的姻親。

 

DSC03439.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40.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41.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道光歲次 ?癸 年葭月  皇清顯考  例授奉直大夫  ? 樸敦陳公佳城 )

 

後來,陳士陶舉家遷至廖厝,開發當地荒田,建立旗杆廖的名號

旗杆之名就在於陳士陶有奉直大夫官銜 (捐資而來吧? ),得以豎立旗杆的關係吧 ? 

其宅第也因而稱之為大夫第。

 

鹿港文廟是清嘉慶十六年〔1811〕由鹿港同知薛志亮及陳士陶等地方士紳共同捐建而成

陳士陶亦曾捐巨資以助興築彰化縣城,其功名應該由此來 ……

 

DSC03445.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麥寮拱範宮與鹿港淵源深厚,根據文史作家陳仕賢研究表示,鹿港的港口在清朝淤積,河道南移,

道光6年開通兩岸來往的第4個港口「五條港」,也就是現今的臺西,

 

DSC03450.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49.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48.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47.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55.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而從臺西到鹿港,麥寮即是居中間位置,所以早期不少鹿港人也參與了麥寮的活動,例如鹿港日茂行的舉人林廷璋、林世賢,

為感念麥寮開山媽祖祐其叔姪,於嘉慶年間科舉題名而重修,並於道光壬辰年捐獻「神昭海表」掛匾。

 

DSC03451.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53.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52.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54.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倡建鹿港文祠的總理陳士陶之子陳銓世,亦參與道光年間拱範宮的重修,

今三川殿內石柱都還保存陳銓世的落款。

 

DSC03456.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DSC03457.JPG - 鹿港  奉直大夫  陳樸敦墓

 

陳士陶死後就葬在宅第後方不遠處 ……

宗祠前還留有一對旗桿座。這就是旗桿料的由來,

但其功名為何,尚待進一步查證。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