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836.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和美鎮塗厝里範圍包括了塗厝厝、田心仔、許厝、葉厝、中塗厝厝、下塗厝。

本地原為塗厝厝庄地區,光復改制簡約塗厝里。昔日民宅皆以泥土與稻草為材料所築成,「土」與「塗」同音,

又因民宅為數眾多,所以取名「塗厝」,在和美是最有名的土墼厝區,

此外里內有陳錫奎舊宅,即一般所知的陳虛谷洋樓為著名的景點。

DSC05834.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陳家洋樓,又稱為默園,是由彰化和美的世族陳虛谷的父親所建立,早期的陳家,是熱心行善的代表,救濟他人不落人後。

陳家洋樓外觀類似巴洛克建築的風格,融合中西特別的文化,成為彰化和美鎮當地的地標。

陳家洋樓位於彰化縣和美鎮,是用藝術家手法所建造的經典建築,建造於日治時期(1916),

該洋樓已有百年歷史,到如今卻仍維持硬朗樣子,是地方上令人懷念的指標建物……

DSC05838.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默園洋樓完成於昭和五年(1929)年,係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文學詩人陳虛谷的故居,

為其養父即和美首富陳錫奎先生所建造。

 

陳錫奎時期奠定陳家的經濟基礎,他曾在水利會任職,也開圳溝,做生意,最主要的仍是土地買賣。

當時靠海邊的土地,他人都嫌不夠肥沃,陳錫奎卻僱人開墾,條件是五年內免繳田租的辦法,並且

蓋屋給佃農住,因此開墾了這些大半在新港、頂溪埔一帶的土地,約有幾百甲田。

大正六年,伸港(新港)福安宮建設面臨極大危機,幸賴媽祖靈感與和美陳錫奎先生大德襄助,

才得以順利建成廟宇。

為感陳錫奎大德對本廟的貢獻,特於後殿左側設長生靈位一處,

除了對陳錫奎先生做永久的懷念之外,也讓後代子孫懂得飲水思源之理。

DSC05835.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陳虛谷(1896-1965) 本來是和美鎮南邊潭墘地方一戶貧窮農家的第三個男孩,年幼時就過繼給

和美鎮北邊塗厝大地主陳錫奎當養子。

陳虛谷的童年在放任與歡樂中度過,在鄉下的日子和其他的小孩成天玩在一起,十六歲才從彰化

 第一公學校(今中山國小)畢業,兩年後因不想再讀書,在父母的安排下和鹿港名門丁琴結婚……

因為丁家是個書香門第,(即鹿港丁協源商號, 丁家先人丁壽泉為前清進士,曾任白沙書院掌教 )

於是婚後的陳虛谷在1920年,二十五歲時,來到日本留學,就讀日本有名的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

 還進入政則英語學校學習英語…..

DSC05836.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1923年從日本學成歸來的陳虛谷,回台後,就加入台灣文化抗日的知識精英團體「台灣文化協會」,

 還被推選為理事,積極的投入啟蒙運動。

 作為文化演講會的名嘴,從北到南到處去演講,灌輸民眾現代思想,啟發民眾現代知識,當然也

 批判日本統治台灣的不當措施,引起相當大的迴響,也成為日本警察追捕的對象。

 

 DSC05842.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DSC05843.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他除了努力奔走,到處演講鼓吹台灣民眾的覺醒之外,寫詩吟詩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志趣所在。

 他的詩現在留下的有五六百首,有古體詩及新詩

 其中以紀錄時代思想批判強權,還有歌誦台灣田園風光的居多。

 

 DSC05837.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1939年以後,他因攜子女赴日本讀書,淡出新文學戰線,回頭去寫舊詩。

 除了短期擔任<和美恆生信用販賣利用組合組合長>以及<省通志館委員>外,剩下的活動多以寫詩自娛。

1951年患腦溢血,病後半身癱瘓,仍有舊詩作品,以詩人自許自負,良有以也。

1965年九月病逝。

 

 其三子陳逸雄編有《陳虛谷選集》,收錄其新詩計二十二首,小說四篇,舊詩詞三百餘首,

 另有雜文書信及他人評論等。

DSC05841.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清雍正年間,安溪人陳贊、陳邵、陳候入墾今彰化縣和美鎮一帶;

和美鎮陳氏祖籍多為南安縣四十六都蓮河後爐鄉,這與墓碑上的南邑兩字互相呼應…..

DSC05840.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DSC05839.JPG - 和美  塗厝  陳果軒墓

雖然欠缺資料佐證,但這處位於默園後方陳果軒墓,

推斷起來應該與默園陳家有所關連……

此墓旁另有一墓,規模更勝此墓,只是儼然已經遷葬,

未見墓碑,墓埕也任憑蔬藤隨處蔓生;

這是不是原來陳錫奎的墓園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