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早期名為葫蘆墩,是因此地最早為平埔族葫蘆墩社所居住,又剛好地形上由大甲溪漂流沙所堆積成三個小土墩,
遠處觀看形似葫蘆,漢人移民也以此來稱呼,著名的葫蘆墩圳流。
清乾隆中葉有漳州人來此開墾,漢人進入墾拓而逐漸形成街市……
慈濟宮首次登上歷史舞台,是在乾隆42年(1777) 以「觀音亭」的名稱開始。
與其他古老媽祖廟相似,媽祖的香火由僧人與觀音菩薩信仰一同帶進來,當年廟宇是座北朝南,
也就是面向今復興路方向,至於為何會轉向今日坐南朝北?史料上尚待研究。
乾隆年間的慈濟宮在岸裡社古文書上稱為「觀音亭」。
以目前可以查考的文物為證,最晚到嘉慶六年(1801) 慈濟宮已經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慈濟宮有珍藏當年鑄造的香爐一座,上面鑄造著「慈濟宮 天上聖母」與「嘉慶六年」,
鎮廟之寶也是葫蘆墩媽祖源由之鐵證。
咸豐三年(1853) 的某夜,照顧廟宇的僧人不小心引發火災,莊嚴的聖殿從此落寞,斷垣殘壁中僅存香火不斷。
所幸同治三年(1864) 有善心人士林珠募款整修,始維持廟宇的基本功能。
光緒五年(1879) 神岡社口大夫第主人林振芳發起重建,這次的整建眼光前瞻、規模宏大,建立今日慈濟宮的根基。
這一年林振芳先生48歲,慷慨義舉急公好義精神世所景仰,被舉為林家大家長。
他於同治初年的戴潮春事件中,率領義軍保護家園受彰化縣令賞識,多次委以襄助重建的重任。
光緒五年受命於葫蘆墩街設辦事處,採購修建彰化縣城聖廟孔廟與八卦山防護城垣,見與本家同姓的媽祖廟破敗,
毅然再度發起重建,除神殿與護龍間,他又購置土地讓廟宇更壯麗莊嚴。
光緒21年(1895) 清廷與日本割台議成,台灣淪為殖民地。
慈濟宮曾經被當軍隊行營,或是學校教室與師生宿舍,
大正元年(1912) 由林慶連先生向日本總督府申請修繕,歷經六年三任總督始獲得允許。
開始於大正6年 (1917) 歷經九年時光使得完成。
這期間修繕總理張麗俊先生日夜奔波辛苦,將他的生命完全奉獻給這座廟宇。
廟宇較整體的完工在昭和8年(1933) ,不巧的是兩年後發生墩仔腳大地震,日本政府想藉機會擴大街道重劃,
剛完工的慈濟宮又陷入被拆毀的危機,在張麗俊先生與豐原諸位長老據理力爭中,整座廟宇被保留下來,
一段段的艱辛,在在都是先民血與淚的結晶……
三殿兩護龍式,前殿廟門分置四個門枕石雕以虎、象、獅、豹、花、鳥,樸拙可愛,兩側石壁各有龍、虎、人物堵
下圍更分置雌虎爐圖案及其生動,
前殿樑柱掛有橫匾:「海陸靖綾」,字體狂運,頗為生動活潑。
宮內匾額頗多,多為許多名人所題,如
「雍正四年神昭海表 御書」、「同治辛末年 明德馨香 甲子科舉人吳子光敬立」等。
慈濟宮前殿丹墀左右有聯:「慈愛在人間屹鳥閩花當被澤,濟施滿天下梯山航海盡霑恩」
是前清工部侍郎丘逢甲親撰,
兩對石柱與別處截然不同,一對立在前殿,上刻花鳥、鳳凰,一對分置後殿,刻十八羅漢,
兩對石柱彫琢精美細緻,極其精彩。
「慈濟宮」旁的廟東小吃聲名遠播,每到假日都會湧進大批來享受美食之旅的人潮,
著名的小吃有清水排骨麵、金樹鳳梨冰、蚵仔麵線、蚵仔鏈、菱角酥、蚵仔煎、豐原肉丸、蝦仁肉圓等等,
其中祖傳古早味鳳梨冰、杏仁霜,都已有二十年以上的歷史,
喜歡嚐鮮以及懷古的遊客都可到這裡走走逛逛,
白天不妨安排至東豐自行車綠廊騎騎腳踏車活動一下,
晚上再來廟東大快朵頤一番,享受人間美味!
122國語言數位翻譯公司:
提供基裏巴斯文翻譯等服務
電話: 02:5553-8377
LINE-ID: 0989298406
PS: 點擊小房子會有優惠喔!!!
翻譯公司|https://is.gd/gpTmGr
122國語言數位翻譯公司:
提供基裏巴斯文翻譯等服務
電話: 02:5553-8377
LINE-ID: 0989298406
PS: 點擊小房子會有優惠喔!!!
翻譯公司|https://is.gd/gpTm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