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817.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

康熙40年(1701)前後.有部分漢人由鹿港北進並自大安港、白瓦厝港登陸,抵此拓墾,其間有閩籍之張、

林兩姓及粵籍邱姓族人率先開墾大安、鐵砧山腳、日商及九張犁等荒埔。

嗣後,本區一帶開墾日進而逐漸發展,清康熙45年(1706),閩、粵移民日眾,於今大甲地區已形成為漢人聚落。

雍正2年(1724),淡水廳同知王洲訂定化番狩獵及耕種之地,以利民眾申請開墾,於是來墾者激增。

康熙末葉以來,漳浦縣人林秀俊,墾號「林成祖」至此招佃墾闢,不但拓地漸廣,歲入租穀近萬石。

對本地區早期開發,頗有貢獻。

DSC05808.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DSC05809.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

大甲在漢人移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TAOKAS)居住、游獵、田耕之所。

當時在大甲附近的平埔族稱為崩山(蓬山)八社(即大甲至苑裡溪一帶的平埔番社);

在大甲地區者有大甲東(今馬鳴埔)、大甲西(今義和里、德化里)、雙寮(建興里)、日南(日南里)等四個分社。

DSC05810.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DSC05817.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DSC05816.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

漢人移入大約在明永曆23年(1669),鄭氏部將劉國軒派遣副將駐守大甲鐵砧山實施屯墾,為漢人經營崩山八社開始。

今大甲國中附近之「營盤口」及鐵砧山之「劍井」,即為當時屯墾留下來的遺跡。

康熙40年(1701)禁令鬆弛,漢人才開始大規模的移墾大甲。

大甲的居民以來自福建省為主,其中又以泉州籍者居大多數。

這些移民一由鹿港上埠,北進開墾;另一則從距離大甲西北五公里之大安港或溫寮港上岸,依次墾殖大安頂九庄、

下九庄來到大甲,進駐鐵鉆山山腳之頂店大埔(即今第一公墓附近)及社尾頂店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DSC05812.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DSC05813.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

位於大甲高工後方的鐵砧山腳下,據說即是大甲東涉的社址所在 ?

該處為目前殯葬區,擁有一整片的墓地;一路探視,多為昭和時期所造之墓塋。

清代以前的古墓並不多……

其中一座最為特別的墓園,具有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

由碑銘上可以看出是陳母王太孺人墓。

DSC05814.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DSC05815.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DSC05820.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

 

 

 

 

DSC05819.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DSC05818.JPG - 大甲  陳母王太孺人墓

碑陰處記載著 : 母王氏玉娘  享壽六十六齡  昭和六年七月二十日
               男  溫柔  輝煌  文城  燈?  仝奉立

家族能在日治時期營造這樣規模的墓園,想必也是地方上的仕紳階級,

可惜搜尋網路並無相關資訊…….

(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