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0463.JPG - 王田  善光寺

台灣境內與王田有關而命名者今台南永康、台中大肚皆留有「王田」之地名。

《諸羅縣雜識》引《赤崁筆談》〈賦餉〉云:「自紅夷(荷蘭人)至台,就中土遺民耕田輸租,以十畝地受種名為一甲,

分別上中下則徵粟,其陂塘堤圳修築費,耕牛農具皆紅夷資給,名王田」。

可見在當時,所謂的「王」,乃是對夷酋的尊稱,例如《台灣府志》中即稱荷蘭太守Cozett為「歸一王」可資為證。

荷蘭時期留下的「王田」指的是公家擁有所有權之田地,而鄭成功加以接收之後,改稱為「官田」,

今日台南烏山頭水庫附近仍有官田鄉、官田村、官田溪等地名。

DSC00461.JPG - 王田  善光寺

王田庄地當大肚台地南麓、台中盆地口位於大肚山麓,海拔 25 -50 公尺 間的山轆地帶。

依學者的研究,王田地名由來與荷治時期的土地制度「王田」 有關;當地亦為明鄭屯墾之地。

換言之,十七世紀中葉,漢人已入殖南大肚社域。

惟清代方志直到乾隆六年始出現王田庄名。

DSC00464.JPG - 王田  善光寺

善光寺位於王田交流道附近,白牆綠瓦頗為莊嚴,但看信眾出入甚多,遂一訪之…….

民國四十年 開山住持德照 德僧兩位法師創建大度山善光寺。

民國五十二年 德照禪師再度赴日深造,獲學士學位返國,創辦善光雜誌社及禪學研究院,弘揚佛法,不遣餘力。

DSC00465.JPG - 王田  善光寺

民國六十二年 增建七寶塔,塔高七層,建築宏偉,外觀壯麗,費時七載完成。

民國七十二年 改建大雄寶殿以及兩廂配房、禪堂、客廳、寮房、客房、齋堂等工程浩大,

披荊斬棘,歷盡艱辛,費時五年,雄偉壯觀。

民國七十三年 開山住持上德下照禪師安詳示寂,享年六十五歲,由德僧禪師繼任第二任住持。

民國七十六年 光復節重建落成,舉行傳授菩薩戒及啟建水陸大法會。

DSC00462.JPG - 王田  善光寺

 

德照禪師,俗姓張,出生於大正九年,籍隸台中市,為台中望族名慈善家張貢註居士之次女,

師自幼聰慧,夙具善根,十四歲小學畢業,十六歲入佛門,投禮高雄龍泉寺 隆道老和尚學佛,

昭和十四年師二十歲,正式依隆道老和尚祝髮出家,翌年負笈東瀛入愛知縣宗榮尼眾學林,畢業再轉入京都

圓光尼僧堂專門道場學禪,臺灣光復後返回故里,心懷大志,立願創建臨濟禪道場。

民國四十年春,照師於烏日鄉大度山麓覓得現寺址,

隨即動工興建,費時七年,善光寺於焉完成。

DSC00466.JPG - 王田  善光寺

德僧禪師,現任住持,俗姓王,民國十八年出生於新竹市,父許財公,母范氏,幼聰慧,宿具善根。

先祖來台後,曾斥巨資重建新竹竹蓮寺。師十二歲入新竹龍泉寺,承續開山住持慧哲師,未久,慧哲師病逝,

昭和十七年禮請如超,如慧二位法師晉任住持,翌年即依二師披剃出家,法號勝光。

民國四十年,師與德照禪師共同創建烏日善光寺,

四十一年投禮高雄龍泉寺隆道老和尚門下,賜名德僧,

四十四年於台中寶覺寺受具足戒。因德望眾欽,曾當選中國佛教會理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