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jpg - 官窯之美
 

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在宋代屬汝州境內,故名「汝窯」。  窯址位於現在的河南臨汝、寶豐一帶。

汝窯創燒於北宋晚期,根據南宋葉真《坦齋筆衡》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

在北宋被金滅掉後,汝窯也隨之消亡。

0_shoucang_3256_20121130160758.jpg - 官窯之美fjjhkgur[ 1234vc.jpg - 汝窯之美

官窯廣義是指朝廷開設的窯場,狹義是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官府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開設的瓷窯場。

官窯是中國古時五大瓷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之一

56.jpg - 官窯之美89.jpg - 官窯之美

 

宋朝官窯分做兩個地方,

一為北宋的汴京官窯,一為南宋南遷後高宗在杭州所另立的新窯「杭州修內司官窯」,亦稱內窯。

然此項分類尚有紛歧意見,因為汴京遺址長埋於開封市底下,考古難以挖掘,只能藉由古籍記載來推測當時燒窯的情況。

根據幾本古籍,如明初曹昭《格古論要》、南宋人所寫《負暄雜錄》、以及南宋《坦齋筆衡》所載,官窯的確分作南北兩處。

 

1337228430w.jpg - 官窯之美

 

 

 

汴京官窯瓷器土脈細潤、紫色,體薄,紫口鐵足(釉彩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瓷器沒有塗釉的底部顯現瓷胚

本來的鐵色,叫「鐵足」)。

大觀官窯瓷釉有月白、粉青、大綠三色;政和以後的官窯瓷釉只青帶粉紅色,但是有不同濃淡。

就現存的官窯文物來看,由於汴京官窯的燒製方法,器物裡外施滿釉,底部用支釘支燒,與汝窯相類,

所以汝窯與官窯可能有些關連。

 

 ad.jpg - 官窯之美64082f9mnda3l.jpg - 官窯之美

宋朝遷都臨安後,邵成章提舉在殿中省修內司按北宋舊制度在鳳凰山下設立官窯,稱為內窯;

後來又在郊壇建立新官窯。

修內司郊壇官窯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黃三色,有冰裂紋,隱紋如鷹爪。

0043530.jpg - 官窯之美

明初曹昭《格古論要》言:「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臃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

色好者與汝窯相類,有黑土者謂之烏泥窯,偽者皆龍泉所燒者,無紋路。」

nansongguanyaoxi20110823-4.jpg - 官窯之美

汴京官窯,又稱北宋官窯,由北宋政府於大觀、政和年間在首都汴京開設,後毀於宋金戰火,持續時間不足20年。

 

因為缺乏考古資料佐證,對於汴京官窯瓷器的分析幾乎全部基於來歷比較明晰的故宮藏品。

而宋代幾大名瓷互相影響,區別不大,傳統上有「汝官不分」的說法。

 

宋官窯四瓣花口洗-1.jpg - 官窯之美

 

專家在參考汝窯殘片標本,劃定汝瓷範圍之後,排列出汴京官窯瓷器的幾個特點:

所用瓷土粉碎、淘澄嚴謹,顆粒比汝窯和鈞窯要細膩,燒成的素胎很薄,

釉面是五大名窯中最薄的,不僅不如日後的南宋官窯,也比不上汝窯,因此呈現「紫口鐵足」的特徵。

 

01300000280411128307514239586.jpg - 官窯之美

 

器物內外包括足部全部掛釉,在底部用支釘支燒,與汝窯相類,惟獨支釘痕跡不是芝麻形狀,而是接近橢圓形。

釉色可以分為月白、粉青、大綠三類,常有大開片和金絲鐵線的效果。

 

image08.jpg - 官窯之美

 

建於北宋汝窯之後的南宋官窯,所生產的瓷器有很多是學習汝窯的,

包含器底有小支釘,薄胎,追求滿釉,天青的釉色等。

 

photo0802.jpg - 官窯之美

 

後世廣意上官窯意指由中國歷代政府營建,為其燒造瓷器的窯場,所生產的陶瓷供宮廷所用。

因此除了有名的宋代官窯之外,亦有遼代官窯、明代官窯等。

 

ginkounipponn-img600x600-1460968297al0zzx29848.jpg - 汝窯之美

 

官窯產品必須符合皇家的審美觀,客觀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藝術發展,

清乾隆之後,官窯產品也就逐漸沒落。

 

b5_1.jpg - 官窯之美

 

宮廷用瓷器物的款識,有修內司窯、官窯內造、奉華、蔡、官等字款,

都可統稱爲北宋官窯瓷字款。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