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十六年(1751),時年三十一歲的李鼎成,揹著父親榮道公的神主牌,攜著年僅十六歲的妻子林耀娘,
由福建泉州同安縣馬厝巷故里搭船渡海來台,初期在關渡落腳,乾隆二十一年(1756)舉家遷居滬尾。
來台之初李鼎成以行醫為業,但因當時淡水一帶人煙尚稀,求醫治病者寥寥無幾,實在難以養家餬口,
後來在妻子的苦勸下,不得已棄醫就農,為人耕種做稼,生活困境才逐漸獲得舒解。
李鼎成、林耀娘夫婦育有二子:李臣春和李臣連。
乾隆五十四年(1789) 長子李臣春開始購買北投子山林地十餘甲逐步拓墾山腳水源地,次第變為良田,
日久成為家族奠基之祖厝所在。
嗣後李臣春生下長子李太平、次子李長生、三子李江中、四子李山石,成為日後李家發展的四房主幹,
從此子孫繁衍,並逐步擴散分居到忠寮、水梘頭、林仔街等地,
淡水人以忠寮或燕樓李稱之。
1860年(咸豐10)到1894年(光緒20)的三十多年間,燕樓李家分中文武科考者,高達10人,
例如 : 監生李山石、貢生李花霖、武秀李火炎、1855年(光緒11)乙酉科,李祥奎(貽電)、李應東(宗炳)
叔姪同榜,分中武舉54名和42名,尤為美談,1891年(光緒17)辛卯李應辰(宗聘)高中文舉,與李宗炳武舉
被譽「兄弟同舉」等等皆其後人,
燕樓李氏可說是人才輩出,文風鼎盛乃成為淡水一地之望族……..
從水源地的李氏宗祠有一條通往淡水第八公墓的小路,無意之間遇見一座古墓;
從其墓碑上看來,應該也是屬於燕樓李氏一族。
光緒庚午年置 皇清顯妣 號鏡臺李媽 陳孺人墓 男 五大房仝立
由於人才輩出,李氏宗族起造了許多華夏,分布範圍涵蓋北投子、水尾子、竹圍子、大竹圍及桂花樹等處。
迄今李家先祖流傳下來的百年古厝尚存有多幢,其中有完整資料記載者就有九座…….
是淡水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
因手頭資料不足,不知是燕樓李氏四大房中的那一支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