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8159.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台灣門戶逐漸開放,各種西方式樣建築隨著西方人士(軍人、傳教士)傳入台灣,

台灣本土傳統建築之生態於是產生變化,以閩南式樣為主之建築風貌開始混參了外來建築之元素與語彙,

這種情形到了日治時期更加明顯。

DSC08126.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24.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明治二十八年(1895),清廷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將台灣

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日本入台後,不僅台灣之政治環境完全改變,社會文化經濟活動也隨之更動,都市與

建築之發展也同時產生重大改變。

DSC08130.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31.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33.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32.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65.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66.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日本於明治維新時不僅從西方學到各種政經法律制度,也學得一套新的都市與建築觀念與手法,並且引以為豪。

所以當日本到台彎後,很快的就把他們習自西方,認為是心目中理想的西方式移入台灣,另一方面也藉由這些與

台灣傳統建築相較顯得雄偉嚴肅之西方式樣來塑造一種政治上之權威感及建設上之現代感,因而使得台灣日治時期

幾乎各級政府相關機關都採行西方式樣為主,

而都市改正及都市計劃亦基本上西方都市之模式。

DSC08135.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34.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39.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日治五十年,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有計劃的改造都市環境,建設了以現代化為目標之城鎮數十個。

雖然在這些新都市與建築之建設上,日人所採取的是習自西方之原型或其衍生型,但其在意義上卻遠遠

超出實質的建設,它們對於日後台灣都市與建築之發展均產生莫之影響。

DSC08136.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37.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38.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由于都市計劃的實施,舊有城牆、城門被拆除,加上現代行政部門的設置,連帶的產生各種不同功能的

新建築,建築風格因此有明顯轉變。

DSC08140.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51.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在式樣上,出現西方的歷史式樣,以及源自日本傳統的日本式樣,

兩者之外,也增加了西方歷史式樣與本土傳統風格結合的造型……

DSC08142.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43.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大正九年(1920)改行政區域為五州三廳,斗六郡役所將原斗六區、林內區及樹子腳、菜公區之部分

裁併為斗六街之區域。

DSC08146.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50.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太平老街從斗六圓環延伸至斗六郵局旁的永福寺,全長約600公尺。

特色是日治時期巴洛克式的歷史建築,且還囊括了日治時代三個不同時期的特色。

每棟建築都是兩層樓高,二樓正面牆外壁都有精美雕飾。

可以說是台灣日治時代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作品,保存完整。

DSC08144.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45.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營業時間還沒到,這間位在太平老街上的古早味碗粿,門口就已經開始有客人在排隊,

據說是不少斗六鄉親從小吃到大的在地口味。

DSC08149.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48.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47.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這間古早味碗粿可不是只有賣碗粿而已唷,還有熱騰騰的關東煮、湯麵乾麵、魯肉飯一應俱全!

不過根據內行人的推薦,這裡的「蛋飯」最值得一嚐。

DSC08152.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53.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54.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斗六太平老街這裡,建築物最多的用途是診所或醫院,有新的舊的停業的,

甚至還有待價而沽要出售的,一同見證著老街的興衰。

DSC08156.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55.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63.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64.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還有在執業的老診所,相當有意思…….

太平老街以前的當地人都稱之為「大街」,從斗六圓環算起至街尾斗六郵局旁的永福寺為止,全長約600公尺,

其最大特色是擁有八十多棟日治時期巴洛克式的歷史建築,

老街上的建築還囊括了日治時帶三個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都佇立在太平老街上訴說著日本時代的建築史,

DSC08157.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58.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日治時代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作品保存完整亮麗呈現的場域。

而太平老街之所以會有如此多之歷史建築遺留乃是因為,從清代開始斗六的商業機能就都分佈在太平老街上,

自古老街上就流傳著:「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街中央是土地公間」的諺語。

DSC08167.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27.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60.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62.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68.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老街上的樓房建築特色以巴洛克式風格為主體設計,於19世紀末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時期所建,

至今已超過90多年歷史之久。

DSC08169.JPG - 再訪  斗六老街DSC08170.JPG - 再訪  斗六老街

每棟樓房建築為兩層樓高,於牆面及外壁上皆刻有精美及栩栩如生的雕飾圖案,

除了呈現建築藝術的美感之外,還有顯赫名門世家的意涵存在。

0

2 留言

  1. 若信黃 2016 年 7 月 26 日 於 下午 9:23

    翻譯是一門藝術,好的翻譯能讓人跨過語言的隔閡,使人心意相通

    華碩翻譯社:

    電話: 02-2369-0932

    Email: t23690932@gmail.com

    LINE線上客服ID: t23690932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二九七號六樓之一(台電大樓正對面,康是美跟第一銀行中庭進去,捷運台電大樓2號出口)

     

    PS: 點擊小房子會有意外的驚喜喔!!!

     

     

  2. 若信黃 2016 年 7 月 26 日 於 下午 9:23

    翻譯是一門藝術,好的翻譯能讓人跨過語言的隔閡,使人心意相通

    華碩翻譯社:

    電話: 02-2369-0932

    Email: t23690932@gmail.com

    LINE線上客服ID: t23690932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二九七號六樓之一(台電大樓正對面,康是美跟第一銀行中庭進去,捷運台電大樓2號出口)

     

    PS: 點擊小房子會有意外的驚喜喔!!!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