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中古時代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現存古代最長的海港石橋,
有對聯稱頌此橋之歷史地位— 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
它就是安平橋,是先人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泉州歷史繁華和閩南先輩打拼精神的見證。
安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安海古時稱為安平道,安平橋之名由此而來。
因橋長約5華里,又俗稱五里橋。它屬於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是南宋當地富商
黃護捐資三萬貫錢倡建,還未建完黃護就過世了,時任泉州太守趙令衿續建,於1152年完工,
工程歷時十四年告成。此後,明清兩代亦曾多次重修。
安平橋全長2255米,橋面寬 3至3.8米,共361墩。橋面每間各架設5-8條石板,每條石板長度不同,
短約逾5米,長則11米為限,重以噸計。
勢如長虹的橋面,如此多的巨型石板,讓人不禁驚歎在沒有機械、純靠人力的年代,是如何架設成功的?
傳說石墩建好以後,用船載石板,利用潮汐的漲落,控制運石船隻的高低位置,把石板架上橋墩。
而橋墩的設計尤為特別、獨具匠心。有的是雙頭尖形狀,有的是一頭尖形,一頭長方形,還有的是兩頭皆為長方形。
據說,形態各異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水流急緩、潮汐漲落等因素。先民智慧可見一斑!
據明代編撰的《安海志》稱,古時安海人善於漂洋過海發展海上貿易,宋元時期,足跡遍天下,無所不到。
這說明了宋元時安海海外通商之繁榮景況,安平橋的興建便是當時海外貿易發達、社會經濟繁榮的標誌。
而安平橋的修建,打通了泉州南下漳州、潮州的交通,
為泉州在宋元時期躍居世界東方大港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當代詩人郭沫若參觀安平橋後曾留詩一首:
五里橋成陸上橋,鄭藩舊邸蹤全消;英雄氣魄垂千古,勞動精神漾九霄;
不信君謨真夢醋,愛看明儼偶題糕;複台得意誰能識,開闢荊榛第一條!
安平橋充分體現了閩南先民的勤勞、智慧和打拼精神,建橋時,附近居民有錢的出錢,沒錢的獻工,
這座橋就是民間修建的,它的偉大就在這裡。
全橋由花崗岩石構成,橋面用長8至11米、寬厚各0.5至1米的石板鋪造,兩側有石欄杆。
整座橋上面的東、西、中部分別置有五座「憩享」(涼亭),以供人休息,並配有菩薩像。
涼亭兩翼的水中築有對稱方形石塔四座,是為「防波塔」,用於減輕潮水對橋的衝擊。
又有圓形翠堵婆塔一座,高6米,塔身雕刻佛祖釋迦牟尼相, 橋頭橋尾各有門樓一座。
橋頭的門樓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時建造,稱為「望高樓」,
上嵌有里人黃章烈所題楷書「望高樓」、「金湯永固」等匾額和石刻,背面的匾額則刻有「寰海鏡清」。
橋尾的牌樓為嘉慶十三年建造,石匾額上有當時南安知縣盛本所寫「水國安瀾」,
民國時牌樓被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但石匾額一直保存。
牌樓旁邊有一方殘碑,原來刻有南宋紹興末年南安縣縣尉陳大方所寫篆書「安平橋」三字,
但現在僅剩「橋」字。
明代陳紫峰,與友人暢遊安平橋時,正好遇上暴雨,於是他們就都在橋上暢談長橋勝景,並作對聯:
「暴雨驟傾萬斛珍珠浮水面,長虹多掛一條金帶束天腰。」
此次乃舊地重遊。主要是偕友人來一探古代石橋的魅力;
行程也縮短一半,直接從水心亭走到水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