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鎮在唐、宋以來就是一個繁華的商貿集散地。
《安海志·卷一沿革》記載:安海市。其港通天下商船,賈胡與居民互市。
宋元祐二年丁卯(1087),泉州府設市舶局。客舟自海到者,州遣吏榷稅於此,號曰石井津。南宋建炎四年庚戍(1130),
因東西兩市競利相戕,榷稅吏不能制,州請於朝,乃創石井鎮。朱熹之父朱松為鎮官,此乃安海建制之始。
明朝以降安海港及安海商埠進入繁華的全盛時期。
出現安平之俗好行賈……浮大海趨利,十家而九,舟車輻輳,郊行林立,山海百貨,胡賈互市之局面。
元改安海為都,屬於晉江治下,為八都,明永樂二年(1404)修昭惠廟,嘉靖四年(1525),建玄壇宮,
隆慶四年(1570),建霽雲殿,萬曆七年(1579)建天妃觀,建忠義廟,天啟三年(1623),修安海龍山寺,
崇禎元年(1628),海盜鄭芝龍接受明廷招安並置宅於安平靖西境下坂坑附近。
崇禎二年,建星塔。崇禎三年,芝龍之子鄭成功七歲自日本返華。
清順治十三年(1656)定遠大將軍濟度率領水師從泉州港攻廈門思明及金門後被鄭軍擊敗,敗退安平港時,在安海鎮
區焚燒多個村莊,安平港再次遭到嚴重破壞。
康熙十九年安海復界,雍正七年設鴻江澳口館,於現安海朝天巷內,鴉片戰爭以後,因廈門作為對外「五口通商」口岸。
取代了泉州中心港口的位置,降低了安平港地理優勢。
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安平港一直是泉南百姓渡台、出洋的重要口岸。
安平橋身處晉江、南安水路要衝,是宋代泉州對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
建橋以前,兩邊民眾來往只能坐船,十分危險。
南宋紹興八年(1138),安海財主黃護和僧人智淵帶頭各捐錢一萬緡,由僧人祖派主持,開始在兩岸間建橋。
但因工程浩大,加上建到一半時黃護和祖派相繼亡故,而未能完成。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郡守趙令衿來到泉州上任,主持續建,又經一年才完成。
工程在當時來說可謂浩大艱巨……..
安平橋中界橋段處的憩亭叫「水心亭」,現稱泗洲亭,俗名中亭。亭側有一寺廟,祭祀釋迦牟尼佛。
廟的門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
中亭有二尊護橋石將軍,軀高1.6米左右,披甲執劍,形象威武,為宋代石雕。
橋上共有十四方石碑。
現存最早的石碑是明代天順三年(1459)的《重修安平橋記》。
這以後,每次大修橋均有刻碑立文,從各碑文所描述可看出,修橋的經費大多靠民間的募捐和樂施而來。
清代乾隆年間的《重修安平西橋記》碑文曰:
「一方之人乃能樂義急公,集腋成裘,此足以見是鎮之風俗厚」。
「萬古流芳」大石碑為清代嘉慶十三年(1808)一月所立,這是刻有募捐人名最多的石碑。
碑文開頭便是:「重修安平橋捐題,姓名開列於左,晉江縣事今升台灣府知府徐捐銀伍佰大元……」
這位樂捐500銀元修橋的台灣知府叫徐汝瀾,當時剛任滿晉江縣知縣,要往台灣赴任。
立在碑旁的另一塊嘉慶二十一年(1816)的石碑刻的碑文便是徐汝瀾撰文的《重修安平橋記》石碑和《安海志》,
此時徐汝瀾已於一年前回調,成為泉州知府。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安平西橋在八都安海港晉江、南安之界。舊以舟渡,
宋紹興八年(1138),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守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長八百十有一丈,廣一丈六尺,
東西袤延四里餘,故名曰‘五里西橋’。
又載:明永樂甲申年(1404)裏人黃韋修,天順三年(1459)耆民安固募修,成化乙酉(1465)里人蔡守輝、劉耿修。
康熙二十二年(1683)邑人施琅修,五十年施韜修,雍正四年(1726)知府張無咎、乾隆五十八年(1793)施開泰、
黃世瑤等修,嘉慶十二年(1807)黃元浚倡修。
該橋東西走向,全長2255米。臥木為樁,築有方形,半船形和船形墩362座,上架1300餘條石板,
每間五~八條不等,淨跨最大達8.6米。左右兩側設有護欄,並立有浮雕獅子、蟾蜍望柱。
橋東建超然亭(現名水心亭)、望高樓;橋西建海潮庵、牌樓;橋中建泗洲亭(曾名水心亭,現名中亭);
其東西兩旁還各建一路亭。
橋頭和中亭尚存石將軍四尊,並有歷代重修碑記十四方。橋左右兩邊的水中建方形石塔四座,
中亭前建球形石塔一座,橋之入口處還屹立高20.55米的磚塔一座,名瑞光塔,俗稱白塔。
尤引人注目者為中亭石柱上清同治五年(1866)鐫刻楹聯—
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
在碑記不乏耳熟能詳的名字, 比如說 : 施世榜、鄭芝龍、林廷璋,以及蔡廷懋等。
安平橋近年來修復工程中,發現橋欄上有「浯洲嶼顏達為考妣施此一間」字樣,
據《浯江顏氏族譜》考證,
顏達為浯洲顏氏三世祖九郎公,是金門顏氏開基祖顏必和的孫子,其父顏五郎為柳州同知。
傳曰:「九郎公諱達,五郎公次子也,住下厝,葬坑東,婆葬廟林下,子三曰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
以金門顏氏為例,顏氏始祖宋初來金,《浯江顏氏族譜•序》曰:
「吾族姓顏,自唐朝真卿公元孫諱普子洎公,入閩居德化,徙永春。同浯一派,出自永春仁貴公,
以上世系詳載永春舊譜,犁然可考。
同之始祖,仁貴公六季子必和公是也。宋世攜子諱禧即四郎公,自永春之達埔洋頭徙同之浯江,復舉丈夫子
柳州同知諱若佐即五郎公與兄四郎公俱於賢厝鄉住焉,嗣而支分衍派,日新月異。」
顏氏族譜記載宋神宗時,顏氏二世五郎公為柳州同知,捨地建庵前牧馬王廟。
安平橋為晉江、南安二縣歷來的交通要道。
其間碑文也記載了二縣共修長橋的史實。
碑記中有不少施姓、呂姓的捐納者,也說明了施氏及呂氏在安海及水頭的影響力…….
根據《溫陵潯海施氏大宗族譜》記載:靖海侯施琅靖臺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安海複界。
施將軍委派其族弟施秉進駐廢鎮安海。施秉字國侯,號鹿門,曾隨施琅平臺有功,初授把總,駐鎮古陵館,
後授左都督,再授提督軍門,誥封明威將軍。
施秉受命移防安海主持廢鎮重建,當時安海夷廢已達28年。東西埭崩決,葦獲叢生,荊棘遍野,狐兔出沒,
施秉移駐安海後,督率兵士披荊斬棘,搭蓋簡易民房500多間,作為招撫流離異鄉歸來的遷民棲息之所。
又按三里長街的格局搭建店鋪800多間,租給遷民互市收四季稅。
幾年後施秉成為擁有千餘間店、屋的大房地產業主,有所謂的施姓九房厝 ;
是安海一帶的重要世族。
晉江呂氏在宋代成為一個簪纓世家。
六世呂晏,號天申,初為泉州府助教,後官至工部侍郎,累贈尚書,住泉州相公巷。
呂晏子二,長璃、次鑑,俱登進士。呂璃字季玉,曾任漳浦縣令、宜州通判等職,為官清廉,有善政,歷官
至光祿卿,封中都縣開國子,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魯國公。
呂(左王右壽)生有十子:惠卿、德卿、溫卿、和卿、虞卿、康卿、諒卿、升卿、道卿、季卿,有八人登進士。
族子修卿、仁卿、明卿、崇卿、裕卿、喬卿、夏卿、興卿、俊卿等,亦皆有名。
有宋一代,晉江呂氏先後中進士者37人,其中榜眼2 人,探花1人,解元1人,特奏名8人。
其中最有名的是呂惠卿與呂夏卿。
這呂姓就分布在水頭的樸兜一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