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鎮在唐、宋以來就是一個繁華的商貿集散地。《安海志·卷一沿革》記載:
安海市。其港通天下商船,賈胡與居民互市。宋元祐二年丁卯(1087),泉州府設市舶局。
客舟自海到者,州遣吏榷稅於此,號曰石井津。南宋建炎四年庚戍(1130),因東西兩市競利
相戕,榷稅吏不能制,州請於朝,乃創石井鎮。朱熹之父朱松為鎮官,此乃安海建制之始。
明朝以降安海港及安海商埠進入繁華的全盛時期。
出現了安平之俗好行賈……浮大海趨利,十家而九;
舟車輻輳,郊行林立,山海百貨,胡賈互市之局面。
清初複界後的安海商埠能夠在短短的二十六年間建有新舊街道數十條,店鋪近一千五百間。
可見當時安海商埠的規模宏大,經濟非常繁榮。
這種繁榮除得益於安海商埠幾百年的厚積薄發及安平商人的儒商經營理念外,
特別得益於清政府開放兩岸對臺貿易。
為德使天然良港安海港能夠發揮巨大的海運吞吐作用。清廷在施琅收復臺灣後於康熙二十四(1685)年在廈門
設立海關,安海港的貨物及渡臺人員經廈門港轉口到臺灣、臺南的安平港。
廈門港需轉內陸的客貨也從安海港轉口輸入內地。
由於安海港口、商埠的繁榮,清雍正七年(1729)設立戶部稅館,曰:鴻江澳。
正如《安海志》所載:安海港成為廈門客貨轉口之要港。
特別是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開放臺灣鹿港與大陸蚶江對渡以來,安海對臺貿易盡得“天時、地利及人和”,
港口的吞吐量及商埠集散功能進入全盛的黃金發展期。
《安海志》記載:來自各地商販,騾馱車載,肩挑背負,更是熙熙攘攘,絡繹不絕於途,
使安海成為福建三大名鎮之首(晉江縣的安海,莆田的涵江,漳州的石碼)。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政府開放臺灣鹿港與晉江蚶江對渡以來,
大量安海及安海周邊的民眾移民臺灣從事墾殖及到鹿港經商。
如做泉郊生意安海林氏,做京果、幹味生意的安海許厝埔許氏,安海蘭氏的打鐵作坊,
安海五鄉水頭的蔡氏、姚氏、黃氏的米粉寮,安海洪氏開染房,安海鄰村的井林許氏建鹽埕等等。
安海是福建四大名镇之一, 與金門島隔海相望。
安海古稱安平、石井,自古文風丕展播远誉,文物勝迹甲一方。
早在唐代,安海就是海外交通要塞,宋元时期發展成為泉州港中最重要的一個支港。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安海正式建镇,理学宗師朱熹之父朱松为首任镇官。
悠久的歷史為安海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迹。
市貿的發展,引來了各方人士。
相傳,宋開寶年间,唐名宦安金藏后裔、襲封代國公安連濟徙居湾海,易“湾”为 “安”,改稱“安海”。
是時安海港通天下商船,贾胡与居民互市,已發展有東、西两市,店肆千余座,盖四方射利者所必趨,随處成交。
貿易延及今安海之后垵、内市、庵前、曹店、下洪、曾埭、西安等村落。
鎮市之繁荣,不亞于一大邑。
如今在穿梭在這一些巷弄之中,
不難感受到昔日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