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施姓族譜記載,唐昭宗十六年( 903),有一位叫施典的秘書丞偕子宣教郎敬敷、宣義郎敬承攜帶族人從固始入閩,
他們翻山越蛉,長途跋涉,最後落腳于福建東南沿海的晉江縣錢江(今晉江市龍湖鎮前港村),其後一脈相承,繁衍至今,
是為“錢江衍派”。
就在施典率族人入閩260年之後———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又有一位叫施炳的大理寺評事,
其遠祖施貊于唐僖宗光啟三年( 887年),也是從固始縣率領族人渡江入閩,他們先落腳于福建西北的建陽縣麻沙界首,
後又遷至沿海的福清縣高樓村。
也許他們得知晉江沿海有一支是固始遷來的宗親,於是旋又南下,擇居於與錢江相鄰的南潯村。
這就是“潯江(又稱潯海)衍派”。
潯江始祖指的是 宋大理寺評事炳公。
按 : 施炳,字延耀,號煥章,樞公長子。生於宋高宗建炎元年丁末年,
年六十六高齡,于宋高宗紹興年間,考中進士,官大理寺評事。
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評事炳公由河南光州固始縣遷移福建福清。
卒于宋甯宗慶元元年庚申年,葬於福建省福清市高樓鎮高樓山。
娶鄭氏,育有三男;長子施秀、次子施英、三子施茂。
長子施秀,登南宋逍淳熙辛丑進士,宋孝宗時官太原守,住高樓鄉。
次子施英字彥生,生於南宋淳熙己末年,遷居南潯,娶黃氏,子孫蕃盛。
三子施茂字得根,南宋甯宗逍廣時(1168—1224)官南潭州都事,遷居福建省晉江南潯(今福建省晉江市衙口),
娶何氏,子孫蕃盛。八百春秋以來,一脈相承,孫枝藩衍,才人輩出,籫纓繼美,夙為望族。
晉江在福建東南沿海,與台灣隔海相望。
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朝政府批准晉江的蚶江(今屬石獅市)與臺灣的鹿港對渡。
八年後又開放蚶江與淡水河口的八里岔對渡。
期間,中國大陸沿海人民大量移民臺灣,據一些施姓族譜記載,其時施姓相率赴臺者不在少數。
這中間也發展出一些郊商…….
17世紀中,台灣進入清治時期後,台灣與中國的兩岸貿易開始盛行。
一般來說,貿易從中國沿海的福建,廣東兩地運送日用品至台灣,然後將台灣糖,米,樟腦,茶等特產運回中國。
為避免惡性競爭,進而寡佔或獨佔,從事兩岸貿易或交易的商號聯合成立公會(如同今日同業公會),
而此公會即為郊,而這些參與公會的商號則一般通稱為郊商。
北郊以廈門以北各港的貿易為主,專司藥材、絲綢、南北貨等的輸入;
南郊與廈門以南各港做生意,專門採辦煙絲、陶瓷、磚瓦等貨物;
而糖郊主要從事的則是糖、米、豆、麻等的出口與轉運。
施琅收復台湾前后,衙口村許多鄉人跟随施琅開發台湾,不少鄉人事業有成后,纷纷回鄉修建房宅。
尤其是長顺房古民居建築群,
見證了當時十八個對台贸易行號的那一段繁榮歷史。
此建築群出專入石,硬山屋顶,燕尾脊,典型的宫殿式大厝。
施姓先人往渡台灣進行貿易,長顺商號于同治、光绪年間興建的建築群,
由大厝、公妈廳(宗祠)、油坊、當鋪和通瀛書屋所组成……..
由五開間三落大厝两座、三開間两落當鋪一座、書屋一座组成,
是典型的清末閩南傳统大古厝。
遊客前来参關時,可以看到精美的建築工藝,如石雕、木雕、彩繪和彩瓷剪粘工藝等等。
如今,古民居前的古碼頭、四房街,仍映照着當年繁盛的商業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