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閩粵沿海的出洋華人,歷經異鄉的艱苦奮鬥、省吃儉用、經營生理,偶有成功者即匯款返鄉維持家計,
興築祖厝與祖墳、興辦學堂、造橋鋪路、慈善事業,並投資各項實業、支持國民革命、抗日戰爭等。
據廈門大學林金枝的研究,十九世紀中葉至1949年期間,華僑平均匯款平均每年至少四千萬美元。
另據馮元的調查,在1927年至1937年期間,估計每年華僑匯款更達一億零一百二十萬美元。
換言之,僑匯不僅對沿海僑鄉社經與文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也對全中國的整體政經變遷發揮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閩粵僑鄉民居在僑匯經濟力量下,得以豐富地發展。
歸僑們因應了不同的需要,從海外帶回許多建築類型與象徵表現,
結合了地方民居的傳統,並運用了本地的技術工法及材料,生產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洋樓…….
大九架番仔厝其實是二落大厝的西化,主要是由前落加上「一落二攑」的後落所組成,
兩進之間有天井,皆為一樓高。
稱為大九架番仔厝主要有兩個特色:
一是因為前落進深相當深,其棟架的橫樑數通常安置九個,得大九架之名;
二為正面的山牆面,築有西洋裝飾的山牆,得番仔厝之名,全金門至少有10棟以上。
座落水頭十八支樑前排的大九架番仔厝,建於1935年,是黃乃甫先生於印尼經商致富後返鄉所築,
中西合璧的建物,山頭上高懸紫雲衍派,立面栩栩如生的泥塑與色澤優雅的彩釉面磚,令人流連忘返;
屋前寬敞的綠庭、老榕與溪畔的鄉村景致,更是金門古厝中少有的風光。
原址與後側卓齋原為同時期由黃紹光興建,民國19年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後黃乃甫至印尼經商,經營雜貨店生意,致富返鄉興建此宅,為典型之大九架番仔厝,
建物山牆及正面牌樓有豐富的泥塑裝飾,
牌樓下方水車堵之彩磁亦保存完整。
目前做為民宿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