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林前為董林,鄉老傳言又稱東林或珠林,據傳在今榜林村西,原有一聚落,名叫「後洲厝」,
其東側原係一片林木,居民稱之為「東林」,或做「珠林」,後來後洲村廢村,居民陸續從各地遷來「東林」
之地開墾,「東林」諧音為「董林」,民國之後改為「榜林」,但居民乃習稱為「董林」。
民國五十四年榜林村包括榜林、昔果山、東洲。
民國八十三則有榜林、昔果山、東洲、后湖、頂后垵、下后垵。
珠浦許氏始祖,忠輔公。乃係三六郎公之三子也,浯江珠浦人也。
先世原世居漳郡丹詔,古時(詔安)之簡稱,
在宋末恭帝德祐年間,昔時朝政,昏庸腐朽,官迫民反,元兵南侵,漳郡故家之亂,盡受燹屠戮之害,人心惶惶,
族人所累者眾,民不聊生,其先祖即挈家帶眷,於元貞元二年(1296),兄弟自丹詔徙移於同安浯島,而因懷思故居,
水源木本之義,取其鄉名而曰:(丹詔村),其後訛音俗稱山竈 (灶),
而在金門即支分數系,先祖測堪地形狹小,厥後傳派,生聚教訓,瓜瓞綿綿,子孫不宜發展,
迨至明嘉靖次年( 1523 ),始祖五十郎,忠輔公。自丹詔來贅陳家,移居於方車山,今之後埔,
後再蔔築於後塗山之下,( 珠浦土山頭 )居焉。俗稱後,即是今之金城鎮…….
祖妣陳氏,邑庠國梁公之女,後埔人氏,傳二派;長子東菊圃公,官號稱大教諭、次子西菊圃公,官號稱小教諭。
至四世而支分六房:即長房稱為深井頭、次房稱為東厝房、李厝房附貼東厝房、三房稱為大前廳、四房稱為小前廳
、五房稱為後翰房、六房稱為西宅房。
自此以後,族人蕃衍茲大,子孫昌熾,今繁衍台灣、澎湖,東南亞歐洲世界各國。
這後翰的許氏大致是今日后湖一帶的許氏…….
榜林由於地理上與后湖鄰近 ,
因此推測聚落內的許姓大概係由后湖遷徙而來 。
珠浦許氏,世居金門,系出開浯始祖五十郎,忠輔公派下後翰房,子孫衍蔓鼎盛,人才代代輩出,
昔有「十八擔書籠」之美譽。
珠浦許氏開浯祖五十郎公許忠輔徙居金門後浦始,第二世西菊至第四世為第五房後翰,至第五世許光祚起,
即以詩名世,歷至第十世而至許開為生員,第十一世至許振之為舉人,第十二世至許獬為進士,
明晉江人池顯方曾說:「許氏八世俱能詩,而發於子遜。」足證其詩禮傳家,而成名流。
高陽許氏,是始自秦代末年(前207)的隱士許猗。
許猗的裔孫許毗,是漢初的侍中太常,他的兒子許德,後來擔任安定汝南太守,因此在平輿定居下來。
許德有許據、許政、許邀、許勁四個兒子:其中長子許據,是漢朝的大司農,被歷來的許氏宗譜奉為始祖。
許據的兒子許允,是魏朝的中領軍鎮北將軍,生了武、寄、猛三子。
其中許猛是晉朝的幽州刺史,其子許式,則官拜平原太守。
許式有兩個兒子:老大許皈,是晉朝的司徒農,后來被奉為「高陽許氏」的南支祖﹔
老二許邁,官拜東海太守,則被奉為北支祖。
聚落中最具代表的傳統民居有著高陽衍派的字樣,說明此乃許姓之宅第。
榜林應該是個雜性混居的村落,
繞行一圈,傳統民居還有一些可看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