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百科全書》記載:有清一代,金門人官列總兵(正二品)者,共有九位,分別是周全斌、許盛、陳光求等。
陳光求是清中葉時期金門籍名將,武績卓著。在金門後浦建有建威第,故居至今尚存,為二落大厝增建左右護龍的格局。
其型制格局在金門古厝中甚稱特殊,前有卷棚,並以牆規圍抱前埕,
本體牆身雖然仍保持閩南傳統建築縱軸對稱之佈局……。
據臺灣通志記載:
陳光求(球),字耀臣,號蕙圃,同安人。由行伍,以獲盜功,擢閩安右營守備,署金門遊擊。
嘉慶八年(1803)海寇竄入浯州港,光求率哨船迎擊,腹中槍,腸出,光求納腸於腹,躍過賊舟,殺獲甚多。
事聞,嘉其勇,授提標將營遊擊,署烽火、銅山參將。
十八年遷臺灣安平協副將,二十一年擢浙江定海鎮總兵。時蔡牽、朱濆猖獗海上,洋盜蜂起,光求多所撲滅,積勞成疾,致仕歸。
道光元年(1821)起補蘇松鎮總兵,複以疾罷。卒年六十八。
在福建省惠安縣洛陽鎮增安村,有一座陳氏宗祠,也是陳光求倡建的。
據村裏老人講,明朝年間,先祖良佐公與堂兄肖岩祖伯公同來西吟頭開基。後遷居增安南埕(原名東埕)。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1年),陳光球公在朝為官,榮歸故里之時,興建該祠堂。因歲月流逝,祠堂廢墟崩倒。
2001年,陳厝熱心族人,共籌資金,使古老祠堂又現新貌,重見風彩。
增安陳氏宗祠的神龕上,懸有一塊清嘉慶丁丑年二月穀旦立事屬可嘉的牌匾,
上款為欽命特授浙江定海水陸等處地方總兵官一等軍功加三級紀錄二次臣陳光球立。
正可以清楚說明陳光求當時的官銜…….
陳光求於嘉慶十八年(1813)奉旨接替蔡安國,於台灣地區擔任台灣水師協副將。
而隸屬台灣鎮之下的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全台灣的海防軍事層級最高武將,
統帥三標水營,數千名水師兵勇。
位於後浦的建威第 (又稱為後浦大夫第) 地址在金城鎮民族路318巷3號 …….
二落大厝增建左右護龍的格局,前有捲棚,並以牆規圍抱前埕,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石牆;
屋身構造為抬樑式柱樑、硬山擱檁,目前右護龍多已改建,且被新式建物包圍。
金門志(清)林焜熿纂輯 ; 卷二部分記載 : 總兵陳光求 墓在湖下鄉煙墩山腳。
湖下的地名由來,昔係金門五大名湖之一的安歧湖、湖下村正好位於湖的下端,故名湖下,
明朝初年,有十七都官澳村楊公建業來此定居,子孫繁衍聚族成村,名曰「湖峰」,現屬金寧鄉湖埔村。
全境以煙墩山地勢為最高,居此可以覽盡村中各個角落,極具戰略價值。
明清以來,寇賊、海盜為患沿海諸省,由於政府的防衛力量有限,基於保鄉衛家的目的,
遂於此山上構築墩台,由村中人士負責守衛。
遇夜寇至則舉火,晝寇至則舉煙,村民一見山上煙火齊升,
便得以預作準備,趨吉避凶,遂將此山稱為煙墩山。
總兵陳光求的墓即在環島西路左轉東坑處
的路旁土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