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陵墓在水頭鎮康店覆船山南麓。
按 : 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南安石井人。
清順治十八年(1661)揮師東渡,翌年二月驅逐荷蘭殖民者出臺灣,同年五月初八病逝,原葬台南洲仔尾,
康熙三十八年(1699)詔令遷柩附葬于南安鄭氏祖塋。
墓為糖水灰結構,內分九室,墓道為石砌,花崗岩墓碑。
墓前有石夾板九對,八角形華表一對,高約十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2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撥款維修,1982年至1988年國家文物局、省文管會連續撥專款修建陵園及保管所。
陵園占地約五.三萬平方米。保存狀況良好。
鄭成功出身於官商家庭。1624年,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市千里濱。
1630年間隨從其叔芝燕等回國,住安平(晉江市安海鎮)鄭府。
鄭成功自幼聰明敏捷,八歲能通讀四書五經,十歲能寫八股文,文采過人,詞藻華麗典雅,
十一、二歲,兼習春秋左傳,孫吳兵法,舞劍學射。十五歲的考取稟生,二十一歲攻入南京國子監太學,
氣宇軒昂,才華橫溢,獲得師長稱讚:「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明隆武帝見鄭成功年少英俊,文武雙全,問之日「江山危矣,你何從我乎?」
對日:「文不貪財,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隆武帝非常讚許他,即賜他與同姓,易名「成功」,
封御營中軍都督,授尚方寶劍,儀同附馬,自是咸稱「國姓爺」。
鄭成功一生最偉大的功績是收復台灣,驅逐荷蘭侵略者和大規模開發台灣。
明永曆十五年(1662)十二月甘三日,率軍三萬餘人,把荷蘭侵略者從台灣趕走。
鄭成功實現了他收復台灣和開發台灣的遠大抱負。
當時曾賦詩一首「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服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菇苦間關不忍離」。
收復台灣以後,走訪四社,了解民情及社會情況,在台灣實行「寓兵於農」之法,屯墾開荒,
「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來以耕」。
那時,台灣新闢土地環境十分惡劣,瘴?流行,「病者十之七八,死者基多」,
甚至有數十丈巨蟒為患,開荒任務非常艱巨,鄭成功都新率官兵,積極開發,
同時採取各種措施加緊鞏固台灣海防,堅守陣地。
鄭成功率軍披荊斬棘,流血流汗,艱苦創舉。由於十年征戰,馳騁沙場,積勞成疾,
永曆十六年(1662)農曆五月初八病逝台灣,享年三十有九,葬於台灣的台南州仔尾。
歷經三十多年,其孫鄭克塽降清后,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5月22日卯時遷柩歸葬於南安縣,
附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塋,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
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日: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爾後還派御林軍護陵守墓。
同時遷葬於祖塋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龍,其母和其妻墓氏,遷墓后重立墓碑。
墓碑陰刻著
「明石井樂齋鄭公、淑慎郭氏、喬梓五世孫、六世孫、七世孫塋域」。
墓採用水灰三合土構築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崗石雕砌成,
墓碑高75厘米,長15.8厘米,呈「山」字形,整座墓佔地997平方米。
墓前石質華表一對,相距15米,高14米,呈八角形,徑52厘米,頂端雕一座獅,保存完好。
墓前兩側還有石板旗杆夾九對,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元」五個字。
目前,擴大保護範圍,建築陵園大圍牆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築墓道和專線公道,
綠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環境寬敞,風景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