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贄(1527-1602)字宏甫,號卓吾,又號溫陵居士 ,明代傑出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
李贄,福建泉州晉江人。泉州是溫陵禪師住地,因又號溫陵居士。
二十六歲(1552)中福建鄉試舉人。做了二十多年小官,五十一歲(1577)做雲南姚安府知府。
從五十四歲(1580)起,他就辭官不做,過著獨居講學的生活。
李贄做官的時候敢於和上級衝突;去官以後,並不回鄉隱居,而是依靠朋友。
初到湖北黃安,和耿定理共同講學。耿定理死後,移居麻城龍潭芝佛院,得到周思久、周思敬的接待。
揭露了耿定向的偽道學,因而受到耿定向一派的迫害。萬曆二十八年(1600),他被從麻城趕走,
二十九年逃到北京附近通州馬經綸家。
三十年,被都察院左都禦史溫純夥通都察院禮科給事中張問達奏劾下獄,終於被迫在獄中自殺。
李贄的思想具有極大的叛逆性和頑強的戰鬥性。
受王學左派和佛學的影響,對程朱理學和一切為道學,進行猛烈的抨擊。一些見解都是與封建思想尖銳對立。
李贄思想中的叛逆性、戰鬥性因素,是當時社會經濟新因素,即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反映。
他的思想不是作為維護封建統治而出現的,因此,他被統治者和一切庸俗士大夫目為異端,
他的著作一再遭到焚毀。
對於文學,李贄同樣持有與傳統的文學思想根本不同的見解。
平生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和《史綱評要》等大量著作。
李贄故居位於鯉城區德濟門外萬壽路,是其青少年時代居住的地方……
是一座普通民居,原有三開間二進深。
現存正面一間和正廳堂,正廳堂寬6公尺,前有天井。
曾一度改作宗祠,
清同治間修理時,從地下掘到石印章兩枚:一陰刻李贄,一陽刻卓吾。
李贄故居因而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