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鎮郊濁水溪南岸的富州社區,就是一處現成的桃源秘境。富州舊稱「溪洲仔」,
位於象鼻山與獅頭山對峙的濁水溪南岸,原為濁水溪沖積而形成的沙洲平原,最初有居民在沙洲上墾殖,
形成耕地良田後,進而遷入建屋定居,才漸漸形成聚落,自隆恩圳出水口以下的農耕平原,都是濁水溪
所賜予的耕地,因而在渾然天成的自然環境下,孕育出豐富的歷史人文。
清朝初期,漢人拓荒的腳步深入水沙連社及阿里山社接壤的濁水溪流域,設立許多就地合法的官莊,
而在「前後埔仔四莊」及「水底寮三莊」兩個「甲頭」中,社寮是七莊中不顯眼的小莊,並設有溝通漢人、
原住民的公廨。
至乾隆年間,社寮便成為南北道的重要渡船頭,漢人移墾聚集愈來愈多,乃躍居首莊的地位,號稱「社寮十莊」,
並改設正、副總理,專責處理地方事務,當時的社寮地區遂成為「前山第一城」的交通渡津……
據「雲林采訪冊」記載,清乾隆年間,先民由大陸福建、廣東移入「溪洲仔」開墾,
由於大量開墾田園,需有充沛的灌溉水源,墾戶便挖掘簡易的圳溝,從濁水溪汲取溪水,引入到農田灌溉,
惟常受大雨或洪水沖毀,嘉慶19年(1814)時,經社寮人張天球、陳同昇、曾石、陳佛照等人,
為灌溉社寮地區阡陌農田,以及預防濁水溪氾濫衝擊,集資鳩工修建圳渠,並經歷年來的養護,
才成為今天的「隆恩圳」。
社寮社區是竹山鎮上歷史建築密集的地區,
包括陳姓祖厝、莊氏家廟、張貢元宅第等,都是極具特色的古厝建築。
根據竹山官方網站介紹:張天球於竹山地區拓墾有成,其長子張煥文於咸豐四年 (1854)選恩貢生,
三房張登邦也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考上雲林縣學 之秀才,
張氏家族成為社寮地區的望族,張貢元宅第也成為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 ……
張貢元宅第位於莊氏家廟對面。張氏渡台始祖張創渡台後定居社寮,而其後嗣子孫張煥文於咸豐年間 (1854)
被選為貢生,因此正門懸掛『貢元』匾額。
這個合院形式的老宅,雖然老厝已歷經百年,因此建築物上方彩繪已經褪色,
而且由於已經數度翻修,如屋頂現已翻修為紅色水泥瓦,古樸的風味已逐漸變淡。
宅後方有一古井稱做菊花井,至今尚在使用中。
現存「貢元」匾額,中央為「貢元」兩個大字,其他行款文字為「欽命福建臺澎提督學政裕為」、
「咸豐甲寅科貢生張煥文立」,
按 : 《雲林縣采訪冊》相關記載如次:
「張煥文:彰學廩膳生,咸豐四年甲寅科,選恩貢生,祖籍漳州龍溪縣。」
「張煥文,字日華,號郁亭;社寮人,祖籍龍溪。……咸豐甲寅年,選恩貢生。」
「孝德維風匾:道光十三年十二月,臺灣府知府周,為恩貢生張煥文孝有實行,獎送孝德維風四字匾額。」
有張煥文傳記有云:「張煥文,字日華,號郁亭;社寮人,祖籍龍溪。自少明敏,善讀書。
父天球,不惜重貲延內地宿儒黃高輝主西席,敬禮殷勤。師以東君好賢,悉心傳授;
而煥文篤志力學,試竟以冠軍遊泮。嘗尋師千里,遊學於鼇峰書院。」
張煥文出貢之後,並未進一步發展,只能接下乃師黃高煇作育英才的志業,
在社寮莊家塾文峰齋從事教育工作。
《雲林縣采訪冊》又說:「家居課授生徒,能以砥礪廉隅,興起斯文為己任。後學多為其所成就,
登鄉書者二、列膠庠者六、七子,時人士咸矜式焉。」所言「登鄉書」,指考取鄉試,取得舉人科名。
「列膠庠」,指考取貢生、廩生及生員(秀才)等。
清水沙連保唯一的文科舉人林鳳池,正是張煥文的得意門生。
采訪冊記載 : 「咸豐甲寅年,選恩貢生。丙辰年卒,年五十有餘;衣冠安坐,集家人於堂上永訣而逝。」
根據資料 : 後埔仔的獅尾窟有貢元張煥文之墓。墓前有二支石柱石筆,亦為其林舉人所立。
造訪之時, 車子停放於紫南宮的停車場 ,
當是時紅花風鈴木盛開 , 頗為驚豔 ,
順便記錄一下……..
紅花風鈴木(Tabebuia rosea)又稱洋紅風鈴木,是一種新熱帶界的樹種,樹高可達30公尺,直徑可達1公尺。
樹冠廣,分枝稀少。樹皮灰或棕色,皮孔垂直縱列。
葉為掌狀複葉,由五片複葉構成,會落葉,中間一葉最大。
約一月至二月開花,花紫色或粉紅,葉落盡後方才綻放。
花朵繁盛不已,可供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