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987.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洪姓移民下茄荖、草屯的過程是由西向東,即自彰化溯大肚溪南岸河谷而東入,共分四批。

第一批是乾隆初期由性值(毛蟹公)派下之二十世澀、清壇、 寬厚、宗光、石等人入墾下茄荖與石頭埔。

第二批是乾隆中期由茲蓉(勤朴公)派下之二十七世風、憲、育德、曉等人入墾新庄。按育德率仔登榜、

必祥來臺,開基 於當時的萬寶新庄,登榜、必祥兄弟並曾協助清廷平定林爽文之亂有功,但其三十世後裔

洪璠、洪、洪益則在戴潮春之亂時,抗清於北勢湳。

DSC05983.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第三批是和蒼公派下 之二十七世照元渡臺,開基於彰化縣芬園鄉縣庄,其移臺年代較第二批移民為早,

可能與第一批移民約略同時。按洪照元生於康熙四十九年,卒於乾隆二十三年,其 後裔至三十世遷居今北投里崁仔腳居住。

另和蒼公派下之二十八世戒,亦居住於芬園鄉縣庄,亦可算同批移民。

DSC05984.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其後裔至三十世遷居於番仔田、牛屎崎、北勢湳、下 茄荖、新庄等地。和蒼公派下以番仔田、牛屎崎為聚居地。

其祖祠在番仔田名墩成堂,別稱新祖厝,可見其移入草屯較洪姓其他派別為晚。

第四批是陽明派下之二十 七世墘、乾、秉正、禮、賢等人入墾頂茄荖。

DSC05986.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按洪秉正於嘉慶十五年率子寬宏、孫善述舉家渡臺,定居於頂茄荖伍張犁份田中央,其後裔至三十世遷居

今茄荖里田厝 仔居住。

DSC05987.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燉倫堂為附近地區最早的洪氏宗祠,建於道光四年(1824),

內奉祀的為洪家渡台後的六房洪秉正與七房洪志忠,

格局為三開間二進式,充滿祖籍地漳州之建築風格,並依循「紅廟黑祖厝」傳統,建築以黑色磚瓦為主建材。

燉倫堂洪家後代在地方政治與醫學、法學領域上均有一席之地,是草屯地區首屈一指的大族。

DSC05999.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廿七世的洪秉正,率子寬宏、圓、悅、得、輕五子與長孫善述等舉家渡臺,成為敦樸派下陽明派的渡臺祖。

陽明派後裔抵臺之初,卜居於彰化縣北投堡頂茄荖庄后五張犁份(今加老里舊厝),並鑿馬助圳,引烏溪之水,

灌溉頂、下茄荖之田,從事開墾,使洪姓之墾成地盡成水田。並於道光十年(1830),創建敦樸派下第六、七房

宗祠燉倫堂於頂茄荖。

DSC05996.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DSC05997.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宗祠建成後並無重修記錄,雖因明治三十一年(1898)大水沖倒前殿,曾重修,及

民國四十八年(1959)春,因屋宇損壞而修建,但仍保持原貌。

DSC05994.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DSC05993.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DSC05995.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在草屯洪姓所建立的四座祠堂中,因燉倫堂無大事重修之紀錄,故仍然維持早期建築的古樸風貌。

草屯燉倫堂坐東朝西,為一座兩進式小型祠廟建築,面寬126公尺進深24.4公尺,佔地30743平方公尺。

前殿採凹式平面,不另設檐柱,並將前點金柱作為門柱使用,凝聚出緊湊的前置空間。

DSC05988.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DSC05989.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DSC05992.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DSC05991.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DSC05990.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前殿經兩側兩開間的廂廊與正殿連接,正殿採敞廳式手法處理。前殿與正殿面為單檐燕尾脊板瓦屋面,

屋脊較一般廟宇平直,僅在翼角略為揚起,歸帶與正脊相接處略向內收。

祠名取燉燉彝倫而作燉倫堂,俗稱為「頂茄荖洪祖厝」。

DSC05998.JPG - 再訪  草屯燉倫堂

其對聯:

「百世衣冠長濟美,千年山水永朝宗」。「喬木發於枝寧非一本,長江分萬派總是同源。」

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