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85年,基隆河截彎取直完工後,在南岸產生了一段長約12 公里的帶狀河濱綠地(原稱基河公園),
市政府於是將它們開發建設為都會型綠化公園。這些公園包括緊鄰松山的「觀山河濱公園」、內湖對岸的
「迎風河濱公園」、大直對岸的「大佳河濱公園」等;
三百多年前塔塔悠社、里族社、貓里錫口社等平埔族人聚居在台北盆地東緣的古松山,
與基隆河相伴共生。
清康熙年間,大加蚋堡的漢人進入「下塔悠」墾荒(松山機場、濱江街一帶),群聚成「塔塔悠庄」。
往昔,人們習慣將「塔塔悠」以東稱「上塔悠」,以西稱「下塔悠」。
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分離了上塔悠與下塔悠,
上塔悠仍然位在基隆河左岸,而下塔悠則位於基隆河右岸。
觀山河濱公園是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下的產物,這項工程進行了好幾年,完成後沿基隆河南岸形成大佳、
迎風與觀山河濱公園,北岸形成美堤與彩虹河濱公園。觀山河濱公園在塔悠路、撫遠街堤外,這裡曾是
每逢颱風暴雨必淹之地。基隆河整治後,果然改善許多。
觀山一帶,橋樑眾多,達七座之譜。入夜後,兩座以麥帥為名的橋樑相互輝映。
麥帥一橋 是原本就存在的,隨基隆路正氣橋改建而封閉,改建完成開放,連接麥帥公路到中山高等。
麥帥二橋 是新橋,連接南京東路、健康路與堤頂大道。
兩者都是分擔松山與內湖間交通流量的重要橋樑。
早在清代即開闢的撫遠街,可從錫口街經里族、上塔悠,再北接濱江街通往下塔悠。
民生社區還是一望無際的水田時,塔悠路是條通往河岸泅水必經的石頭小路。
鑑於基隆河河道彎曲,常造成士林、社子地區的水患,政府在民國五十五年起將基隆河改道,民國七十年開始規
畫第二次截彎取直工程,約民國八十五年全線完成。
基隆河岸整治工程動土後,塔悠路的前頭與饒河老街比鄰,
新增的河床闢成綠草如茵的河濱公園,遠山近水,一派悠閒。
此處也是看飛機起降的最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