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古名橡棋林,肇因於先民初抵本地,見橡棋樹繁茂成林,而由此命名,
橡棋又名樹杞,故也稱樹杞林。
乾隆末年,陸豐人彭乾和、彭乾順兄弟由芎林下山遷往樹杞林,建廬結社,親冒矢石,勤勞躬耕。
嘉慶十一年(1806),彭乾和等奉官諭合夥組成的金惠成墾號 ,對本鎮從事大規模的墾拓。
道光年間,墾號曾經改組,也就是一般通稱的閩客合資的十四股,墾區從番社子起,直透入東方的大窩浪(瑞峰里),
建銃櫃,募丁把守,設公館於上公館(上館里),闢地一千餘甲。
本鎮開發初期,行政區屬於淡水廳管轄,為竹塹堡東南廂。
光緒元年(1875),淡新分治,本地歸屬新竹縣,為竹北一堡樹杞林莊。
光緒十五年,新苗分治,本地又改稱為竹塹堡樹杞林莊。
到了日人據台,本地改隸為台北縣新竹支廳,兩年後恢復新竹縣,本地又改稱為樹杞林辦務署樹杞林街。
明治三十一年(1898),再廢新竹縣,置新竹辦務署,本地設樹杞林署樹杞林區。
大正九年(1920),行政區域調整,以本地在新竹東方而改名竹東,置竹東郡(新 竹州)竹東街。
昭和10年(1935)雞油林堤防的修築擴大了竹東都市計畫的面積,
新增加的埔地為下公館、上公館、並在下公館劃設「石油會社工廠預定地」,此即台灣礦業株式會社竹東油業所址。
震災之後,竹東街役場於昭和11年(1936)12月1日,著手興建「街營店鋪」、「街營住宅」。
(信好第)
以竹東的地形考量為座向安排,座西南朝東北,背靠樹杞林山,朝頭前溪溪谷,
竹東郡役所為中心位置,周遭設立竹東街役場、公會堂、水利組合、消費市場、小學校、公學校等,
以棋盤式道路,改變傳統街道模式。
從現今保存的街屋來看, 東寧街應該就是昔日竹東的主要街道……
以目前「東寧路」、「長春路」、「榮樂街」所組成的橫向道路,與「竹榮街」、「興農街」、「三民街」、
「惠昌街」、「大同路」、「商華街」、「東林路」所組成的直向道路為主,
此區自日治時期便是政府部門與商業最興盛之區域,故此區遺留了許多重要的建築類的文化資產,
例如竹東街役場之官舍(日本宿舍)、竹東街土地登記所之官舍(日本宿舍)、勝義製材場、榮樂街退休教職員
宿舍(日式宿舍群)等。
另外上、下隴西堂、吳天佑紀念碑、竹東大圳水門、曉江亭、竹中國小石碑等,
都可列為「歷史建築」的名單之中。
隴西堂為清初漢人彭開耀移民竹東,經商致富,所興建五座貌似廟宇的大宅第。
由東寧路轉進康寧街,可見位於巷子裡的上隴西堂,為彭開耀二兒子的宅第,這座宅第原為燕尾起翹的三合院建築,
左右護龍因嚴重腐壞已改建,只有正廳依舊保留傳統樣式,廳內總牌位上書「隴西堂」三字,相當氣派。
彭宅信好第則是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築……
坐南朝北的信好第,坐落在新竹客運竹東總站後方,是竹東鎮首屈一指的四合院住宅,
整座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在於泥塑色彩華麗,銼瓜桶形式的建築,樣貌巨碩雅典,其左右廂房,
採拱廊式設計,呈現古色古香的韻味。
可惜從外頭無法窺見一切……
曉江亭位於東寧橋旁,大正十四年(1925)年所建,是當年往來本地交通要道人力輕便車的停靠站及候車站。
造型古樸雅緻,極具歷史價值。
曉江亭所在之東寧橋 (軟坡橋),原是一座簡單的橋樑,大正十年(1921),上員崠人甘承宗捐款建造成
型式優美之石拱橋,地方人士並配合捐款在橋邊建造茶亭,命名為曉江亭。
因為輕便車通過東寧橋 (軟坡橋),後來並成為輕便車候車站。
曉江亭是竹東目前僅存的輕便車站,建築規模雖不大,不過受到當時洋風建築影響,正面為西洋圓拱構造,
廊柱為多力克式柱頭,並有拱心石裝飾,拱圈上方的山牆則以繁複的泥塑表現西洋的裝飾風格,其鮑魚、
花草葉等裝飾,具有巴洛克風味,具大正年間流行的裝飾風格。
歷經八十餘年寒暑的曉江亭,陳舊的外觀雖已看不出曾有的繁華,也不復當時的交通轉運功能,
今日轉變為行人的歇腳處及鄰里聚會之場所,
讓人還得以遙想這座見證交通工具發展的古蹟昔日悠閒的時光。
這也使竹東舊街上最醒目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