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林鄉舊地名為「九芎林」,住民以客家人為主(90%),祖先多來自廣東惠州、嘉應州與潮州等地,所說的客家話
以海陸為主,村民多以務農,受傳統客家文化的影響,民風良善純樸,是一個典型的客家庄。
清乾隆四十年(1775)以前尚屬土牛溝(漢人與原住民分界)以外原住民游獵之地。
乾隆四十年以後有粵人墾戶姜勝智與劉承豪等,先後向竹塹社通事什班墾批開拓建莊,
什班與姜勝智並先後建公館於九芎林,以為墾務推展的根據地。
乾隆五十年(1785)復有閩人、粵人陸續入墾,開拓石壁潭、山豬湖、倒縛(別)牛、中坑等地。
五十五年,九芎林奉准設立官隘,由劉承豪長子劉里益擔任隘首,何俊良、何俊享等擔任護助隘首,負責把守重要據點
與執行巡防業務,防堵原住民出擾,墾業因此更為蓬勃。
此後至嘉慶末年,前後約四十年,芎林各村主要埔地在先民披荊斬棘、流血流汗下,被陸續開墾出來,
並且形成許多小聚落,特別是九芎林公館,成為當時芎林地區墾民的主要活動中心。
在2004年年底的時候, 僅存的半條芎林老街(文昌街下街),終於動工拓寬了,打鐵店、老中藥舖、舊碾米廠、
蘇永盛宅等古老建築和老房子拆除殆盡,芎林老街正式走入歷史。
所謂「九芎林」原係指今天廣福宮前的芎林老街……
芎林於開庄後,由客家先民劉承豪、姜勝智等人倡導,與地方士紳共同集資創建了三山國王廟。
到了咸豐二年,又集眾人之財力物力,把原本的小廟改頭換面為更具規模的大廟,並定名為廣福宮。
九芎林街的繁榮自嘉慶年間興起後,至道光年間達到了極盛,同治元年(1862),因街區遭洪水之害,遂告衰微,
取而代之者,便是樹杞林莊(竹東)。
日治時期設「九芎林庄役場」,
其後因鄉民認為「九芎」與「久窮」諧音,遂去「九」字,更名為「芎林庄」。
民國34年台灣光復,翌年,正式將「芎林庄」更名為「芎林鄉」。
乾隆四十年以後有粵人墾戶姜勝智與劉承豪等,先後向竹塹社通事什班墾批開拓建莊,
什班與姜勝智並先後建公館於九芎林,以為墾務推展的根據地。
乾隆五十年(1785)復有閩人、粵人陸續入墾,開拓石壁潭、山豬湖、倒縛(別)牛、中坑等地。
乾隆五十五年,九芎林奉准設立官隘,由劉承豪長子劉里益擔任隘首,何俊良、何俊享等擔任護助隘首,負責把守重要
據點與執行巡防業務,防堵原住民出擾,墾業因此更為蓬勃。
劉、姜兩家被視為芎林的大家族…..
姜勝智也曾被官任為隘首,建公館於九芎林,公館位置所在之地即稱為公館街。
之後姜家把發展重心移往北,當年所蓋的公館—天水堂,因無人照料,早已毀傾拆除。
而劉家則世居芎林…..
廣福巷內,有劉承豪大房與二房的堂屋,後側則是劉承豪家祠,以廣福宮為中心,形成一個古厝建築群。
劉承豪與其子劉里益曾擔任九芎林首任總理,劉里益後來被任命為首任官隘隘首…..
此後又有劉長亮擔任第四任九芎林總理、劉仕樑擔任第六任總理,以及多位劉氏家族成員擁有例授登仕郎、
例授鄉飲大賓、受五品軍功候補赴守府、授六品軍功、例授監生等職銜。
日治期間,有劉仁超擔任首位九芎林區區長、九芎林壯丁團團長,劉仁鍊擔任就芎林第二任區長及當時九芎林
公學校唯一漢學老師等行政職務。
而國民政府來台後,亦指派劉德炃為芎林庄接管委員及首任官派鄉長。
後又有多位人士擔任芎林鄉鄉長、鄉民代表等行政職務。
由此可知芎林劉承豪家族除了劉承豪及劉里益外,
不論是清領時期或是日治時期,皆有後代延續其對芎林地區的影響力。
如今也僅存廣福巷中的斑駁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