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的宗族多擁有公號。最常見的宗族之公號宗族之姓、數字、及「和」或「合」等三個字所組成。
「和」意謂和諧,「合」意謂結合;數字則為兄弟或堂兄弟之個數。
例如:周三合、戴拾和。周宜尊有三個兒子,故其子孫以周三合為公號;戴南珠有十個兒子,故派下子孫以戴拾和自稱。
宗族公號象徵兄弟之間,雖然已經分灶、分產,但是公廳上的阿公婆大牌永不分割,兄弟間仍能和諧共處。
這些公號顯示了宗族的分支、和諧、溯源、合流等團體共同願望。
拓墾時期亦即十九世紀的前三十年,至少已經出現了羅合和、廖三才、周三合等三個宗族公號。
再經一代至同世紀六十年代,張六和、戴拾和、陳四源、王合春等公號也相繼成立。
而且直到十九世紀末期,
仍陸陸續續有葉和明、葉扶順、傅合源、黃六成、周義和、盧電光、戴義隆、余四興、呂衍達等宗族公號出現。
這些公號絕大多數直到今日仍然存在……
位於湖口鄉湖口村的戴拾和祖堂是供奉戴姓來湖口拓墾的先祖戴南珠的祖堂。
范氏第十一世特璽公、王婆太夫妻,由大陸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吉康都崙嶺鄉田心霸移居來台 ,
定居當時之新竹廳竹北二保大湖口庄大湖口 , 日治時期改名為新竹州新竹郡湖口庄羊喜窩 。
夫妻育有兩子 , 即長子作義及二子作飛 ;
作義公夫妻沒有生育 , 作飛公的第二子天創給作義公過房接代 ,
作飛公共生八男一女 ,女兒最小 , 嫁給當初來本祖先幫忙開墾的戴姓青年(即戴南珠) …….
清乾隆53 年(1788),戴南珠24 歲時隻身隨同鄉親從廣東鎮平縣三圳墟黃泥崛(今之廣東蕉嶺縣招福鄉)出發,
渡海在臺南安平港上岸,後轉轉來到大湖口(湖口)墾荒。
戴南珠和妻子范祖婆,在1804 到1828 的24 年之間,生了「魁」字輩 10 個兒子和1 個女兒,
10 子依名為星、貳、華、章、富、貴、榮、昌、進、寶,
父子戮力同心,墾殖田煙萬頃, 湖口村到桃園楊梅100 餘甲都成戴家田地,終成富裕人家。
戴南珠的產業並曾拓展到板橋和宜蘭……..
湖口鄉戴姓分大戴、小戴,地方上俗稱「上戴屋」 的大戴,就是來台祖戴南珠所生的十個兒子,
因助清朝平臺灣三大民變之 「戴潮春」亂有功而受封,
十大房子孫遵承庭訓,團結合作,故被稱「戴拾和」家族。
相傳,戴家曾因同姓宗親戴潮春在彰化叛 變,差點遭株連滅族。
戴潮春勢力擴張到嘉義時,清廷開始派兵平亂,戴家此時出錢襄助清廷軍費外, 三子戴華魁發起組織義民軍討伐,
星魁、貳魁、昌魁及寶魁等4 個兒子也加入義 民軍,與竹塹西門林占梅組織的團練南下會合官兵,隔年一舉殲滅亂黨。
清廷以星魁、貳魁、昌魁、寶魁4 人,剿匪有功,封予軍功五品,其他兄弟 為從九品,
三子華魁原是監生,有聰明才幹組織義民軍,受封國子監,榮任湖口 第一任總理,
戴家「一門十傑」賜封官銜,成為當時轟動地方的顯耀之事,
家族 聲勢也達到最巔峰。
戴南珠卒於清道光15 年(1835),享壽72 歲,范祖婆在同治2 年( 1863),78 歲時過世,
再過10 年後,10 個兒子才分家,共6 甲多土地做為「蒸嘗之業」,以租粟供春秋二祭之用。
魁字輩10 個兒子,在同治9 年(1870)以近2 千坪土地做為興建公廳的基地,為紀念先祖的豐功偉業,
將公廳取號「大夫第」,
兩側對聯曰:「殿下探花光世第,山中宰相著家聲」,以彰顯勳蹟,弘揚祖德。
到日治時期昭和11 年(1936)和民國59年時,戴家後代先後依原尺寸重修三合院「大夫第」,
建築保持原有古色古香風貌,
是研究家族公廳學者公認為最正統的祖堂……
戴拾和族裔目前有3 千餘人,遍及台灣各地、大陸及世界五大洲,的確人才濟濟,
也使戴家祖塔「金獅朝北斗」穴,多出文人之說,更加令老一輩湖口人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