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舊稱「吧哩嘓」,原為平埔族打獵的荒埔。
最早來新埔地區開墾之漢人,來自廣東惠州府陸豐縣、嘉慶州鎮平縣、潮州饒平,來自廣東惠州府陸豐縣、
嘉慶州鎮平縣、潮州饒平的一些人,首先在吧哩國(新埔)開墾。
但由於清廷對於渡台開墾的政策時鬆時緊,加上當時新埔地區原有的平埔族和原住民的住居,
當時的新埔並未有大規模的漢人開墾。
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有十餘戶人家移居新埔,產生商業活動,逐漸形成小市集,
這也是文獻上正式出現『新埔莊』的名稱,之前僅見吧哩國及枋寮莊。
乾隆時林爽文反叛亂稱王,新埔的客家義勇軍協助清廷平定叛亂,當時戰死的人大都埋葬於枋寮、新埔一帶,
地方仕紳倡議建義民廟。
義民廟歷經兩百多年,成為客家、新埔及鄰近地區最為重要的信仰中心。
到了十九世紀初期,新埔已經成為蔗糖、茶葉和樟腦三大經濟作物的集散地,新埔商業極盛,幾乎與竹塹城不相上下。
上寮里義民路二段500巷50弄12號「天祿堂」不同於上寮里283號的「天祿堂」;
但相信期間是有些關聯的……
乾隆二十年(1755),劉家第十二代劉延轉三兄弟隨母親從廣東潮州渡海來台,暫時落腳於鹽水港(今新竹香山),
後來兄弟們自開墾謀生,長子劉延轉到新埔枋寮庄從事農耕,當時此地是平埔族大本營,為掌握更多土地資源,他娶
原住民女子為妻,透過姻親關係廣徵土地。
進而成為地方上的一大望族……
天祿堂(天祿流芳)之來源出於第七十九代祖向公,因拜御史中郎,頗有政聲,曾先後奉事過三位皇帝,
到西漢成帝乙未河平三年八月,晉升為光祿大夫,於天祿堂校書。
某夜獨坐,有一老人身著黃衣執藜杖扣閣而進,說天地開闢前事,至天明而離去。
問他姓名,答:「太乙之精,聞卯金氏,子好學,而下凡觀焉。」
自向公後,劉家子孫遂有以天祿堂作為堂號的紀錄…..
天祿堂建置面積不大,位於義民路二段500巷弄中,隱身於椰林之中,
正堂視野開闊,毫無遮障,寧靜雅緻,恍如塵囂中的一方淨土。
劉家後世子孫仍延續傳統逢年過節必定返老家團聚,對於天祿堂古厝更是愛護有加,
而天祿堂妥善的結構與完整的形制更是台灣民居宅院中難得一見的。
「天祿堂」係屬私人宅院,入內拜訪務必取得同意。
530巷的鄉間小路旁,右側小路不遠處,為劉宅古厝,年久多有破損,已修補成半新半舊。
又不遠, 就是這一棟「天祿堂」三合院古厝。
古厝廳堂屋簷亦採為雙燕尾,典型的客家卵石牆基、白灰牆,古樸典雅。
大門口幾隻家犬忠心耿耿固守,無法趨近,只能在安全距離之外欣賞。
「天祿」是劉家的堂號,
可見這一帶是以上枋寮劉氏子孫為主的聚落;
而這一條路, 也是通往燒炭窩古道的要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