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地區最早為道卡斯族竹塹社土目衛阿貴及錢子白率族人入墾,成為平埔族之居住地,
舊稱「吧哩嘓」。
清乾隆年間始有粵籍人士入墾此地,才改稱為新埔,因地理位置優良,逐漸發展成熱鬧的市街。
張氏家廟位於新埔街之南面,原本前有良田阡陌,環境極佳,惟市街發展快速,僅存小巷通路連通和平街。
近年祠前良田以都市更新 , 筆直的馬路橫亙而過 , 目前看來前庭更加開闊…..
只是鐵架屋頂已保護 , 至於何時進行修繕則在未定之天?
張氏家廟,俗稱張家祠,為張雲龍於清同治七年(1868)所創建,同治九年竣工。
雙堂之建築格局,在當時可謂富麗堂皇,可惜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遭日軍焚毀。
後於明治四十一年(1907),由張修德予以重建,改為一堂二橫規模,即今日所見之樣貌。
張雲龍本名張魚妹,生於嘉慶九年(1804),卒於光緒六年(1880),其歷經道光、咸豐、同治三朝,
捐官得貢生,生平英雄冠世、才識超群、見義勇為,而成為地方上之重要人物,
與陳朝綱同為新埔地方的仕紳……
張家祠主祀張雲龍之父張琳志及張琳志派下六大房祖先牌位,為典型祭祀來台祖之宗祠,
是地方家族發展歷程的見證,由於其價值與特色,於民國93年指定為縣定古蹟。
張氏家廟在建築上與劉家祠相近似,除正身為雙翹鵝(燕尾)之外,正身前垂脊亦加上翹鵝,橫屋中央部分
亦為翹鵝作法,頗具特色。
張氏家廟牆身多為斗子砌牆面,正身橫屋均有水車堵,堵內有精緻的泥塑裝飾,為本古蹟之特色。
家廟正身為五開間,前為寬敞的步口廊,廊上屋架為捲棚頂,
正堂入口為三關六扇門作法,典雅肅穆,門上懸掛「張氏家廟」匾額。
堂內供奉張氏祖先牌位,神龕前為雕琢細膩螭虎花罩,上懸掛「忠勇愛國」、「木本水源」匾額,
堂內左側掛有張雲龍畫像,為光緒年間作品,並表彰張雲龍生平功績。
正堂左右次間及稍間為子孫居住空間,各間均開門,互不相通。
建築本體牆身為斗子砌,並有水車堵裝飾,整體而言,
建築上頗多剪粘、泥朔、彩繪、木雕、石雕等裝飾,均具匠藝之美。
新埔大部分的宗祠,都位於和平街以北,而張氏家廟卻是位於南邊,
因此進入單行道的和平街後,要留意南方的老房子及旁邊的小巷子,不然就與張氏家廟擦身而過。
此次訪查適巧管理人員同意入內窺探 ;
才得以進一步欣賞到建築工藝細緻之處……
只是不知何時會進行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