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時,范姓族人來到新埔一帶發展的族人駱驛不絕,各派都有,漸漸有了成就,累積一些家產。
可是因為離開故鄉多年,無法返鄉祭祖掛掃,疏導崇拜祖先、追思祖德的思念,心情苦悶無處排解。
另一方面也苦惱祖宗牌位沒有一個隆重而妥善的奉祀地方。
范特旺派下第六代裔孫雲開,帶領侄子日旺、月福等人四下邀請法澄公傳下族人募資,自由量力捐獻,
建立范氏家廟,供奉「法澄公」傳下捐款子孫的各派先人及以後往生的祿位。
出資者有特旺派、昌儀派、昌睦派下汝舟、、、、、等各派派下子孫,
最後共幕集得72股的嘗銀。昌儀派捐出了6股,所佔份額不小。
范氏家廟於清咸豐八年(1858) 開始建立,
並於豐十年(1860)竣工,坐北南向分金,是新埔街上最早建立之宗祠。
家廟座落在現今新埔成功街116之7號,原先北面背倚大屏山山麓,南面田地,可遠眺鳳山溪、犁頭山脈,
山巒起伏,依山傍水,環境清幽,符合後山為屏,前水為鏡,風水擇址之「負陰抱陽」、「前敞後實」的格局,
前有明堂,有鳳山溪環繞,遠有朝案,形勢極佳。
可惜日後周圍房舍逐漸加建,而成為被包圍的狀態。
家廟建築為一條龍型式,面寬共五開間,中央三間退縮為步口廊,步口廊寬敞,從天井空間進入步口,
有五階高差,階梯寬達三間,色彩也無大紅大紫,也讓整個建築體顯得高聳莊嚴。
中央三間有步口廊,形式簡單,具古樸風格,中央即為祖堂大門,
大門採三關六扇門作法,上方懸掛「范氏家廟」匾額一方,以彰顯本家廟身份。
正堂為祭祀祖先之空間,單開間大小,木結構為硬山擱檁式,左右牆面為泥磚砌築,
中央有棟對「理徹山河文耀四海宗留厚德」、「學通漢斗正揚三台裔振家聲」,以表彰祖先范仲淹在
宋代理學上的成就,希望後代子孫發楊光大。
正堂以木隔屏,區分為正堂及神龕室兩個空間,隔屏中央飾以花罩,並留設神龕,以強化神龕部位之重要性,
奉祀太高曾祖及當年捐款者先人之祿位,依序擺放在神龕上,整體感覺十分莊重。
神龕下方則奉祀土地龍神,是客家建築特色之一。
還有一特色為屋頂正脊中央,有個葫蘆飾物象徵吉祥,而在屋頂上放置寶缽或葫蘆,名為「壓勝物」,
可以制火災、聚財富,迎祥納福,是新埔本地古老建築中難得一見的,頗具有可觀性的古宅。
范氏家廟的管理嘗會(祭祀公會范昆義),因土地改革流失的關係,目前僅剩一甲餘之嘗業土地,
每年收入除支應祭祖支出及管理費外,所剩無幾。
家廟年久失修,屋頂漏水,歷百餘年來的建築,岌岌可危。
而且古物價值蒸蒸日上,連大門都被竊盜拆除,不知所終。
2006年八月經新竹縣政府公告為新竹縣縣定古蹟,一切維修依據古蹟法律由縣政府負責,
亟盼有關單位能儘速將毀損部份修復!
不致使古老有紀念價值的古蹟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