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舊稱「吧哩嘓」,原為平埔族打獵的荒埔。最早來新埔地區開墾之漢人,來自廣東惠州府陸豐縣、
嘉慶州鎮平縣、潮州饒平,來自廣東惠州府陸豐縣、嘉慶州鎮平縣、潮州饒平的一些人,首先在吧哩國(新埔)開墾。
但由於清廷對於渡台開墾的政策時鬆時緊,
加上當時新埔地區原有的平埔族和原住民的住居,新埔並未有大規模的漢人開墾。
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有十餘戶人家移居新埔,產生商業活動,逐漸形成小市集,
這也是文獻上正式出現『新埔莊』的名稱,之前僅見吧哩國及枋寮莊。
(照門派出所)
乾隆時林爽文反叛亂稱王,新埔的客家義勇軍協助清廷平定叛亂,當時戰死的人大都埋葬於枋寮、新埔一帶,
地方仕紳倡議建義民廟。
義民廟歷經兩百多年,成為客家、新埔及鄰近地區最為重要的信仰中心。
到了19世紀初期的清嘉慶年間,新埔街庄已經成為米、蔗糖、茶葉和樟腦等重要農產品的集散地,
從大陸陸豐所引進的椪柑亦從此時開始種植。
19世紀中葉,新埔的商業發展到達頂峰,著名的新埔六大商號-天順號、義利號、錦勝號、興隆號、金和號、黃元和均已成形。
新埔鎮公所—日治時期所建歷史建築 ;
建於昭和十年(1936) ,已有近80年歷史……
光緒十五年(1889)新埔地區在行政上被劃歸為竹北二堡下的「新埔街」,
當時的竹北二堡行政區範疇包括今日的竹北、新埔、湖口、新豐、六家、竹東,然僅有新埔與竹東稱「街」
(竹東當時稱為「樹杞林街」),其他的地區只稱作「庄」,可見新埔當年的開發繁榮。
光緒二十一年(1895)的乙未戰爭中,新埔庄曾發生激烈的抗日行動,導致數名日軍及數百名義勇軍陣亡此地。
日軍為逼出躲於庄內頑抗的義勇軍,實施火燒庄的行動,導致新埔庄街一度毀於大火。
在新埔這個傳統客家鎮上,有這麼一棟很不一樣的西洋式建築物,中正路上「新埔天主堂」為西班牙教士桑朗度神父,
在民國44年於新埔傳教時所建。是新埔街上美崙美奐的一座西洋式建築,它曾為鎮民提供免費的醫療資源,又設有
幼稚園和內思高工,為地方作育人才,也同時提高了新埔鎮的知名度,造就人才無數,堪稱對地方的一大貢獻。
成功老街上的新埔戲院舊址……
明治三十年3月29日, 首創新竹國語傳習所新埔分教場(於文昌廟上課);
10月10日 改名為新埔公學校 ; 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 遷至現址上課…… 即現今新埔國民小學前身。
日治時期興建給新埔國小校長住的宿舍,經歷了十三任校長。
新埔鎮公所將這棟日式建築規劃再利用,造就了今日的客家文化導覽館,不僅可讓遊客一窺內部濃厚的日式風格,
假日也可以在這裡動手做柿染DIY!
潘家洋樓於1935年興建,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
然而由於該洋樓是舊屋拆掉重新改建,因此有小部分建築物已歷百年。
當時由潘錦河親自設計監工,融合歐、日、台式風格,例如羅馬式的廊柱,日式的屋頂設計以及臥房的榻榻米、紙門,
房間與房間之間有兩個以上的門可相通,則透露出台式的生活習性。
客廳設計了典雅的八角窗,窗外是飄香的桂花樹,精緻的壁飾、皮製沙發也不是當時一般民眾所能擁有。
這裡不但是潘錦河接待外賓、與佃農簽約的地方,也是新埔第一個裝設電話的私人宅所。
天井裡有棵大約三層樓高的桂花樹,據說與建築同齡,至今依然挺綠飄香,
店家特地在樹下擺置一套桌椅,讓來客享用悠閒的懷舊時光。
走在新埔鎮的商業中心中正路,發現這裡和2、30年前的印象幾乎沒兩樣,還是長長狹窄的街道。
即使經過經濟起飛的年代,它也沒像台灣其他鄉鎮,道路拓寬到無法辨認,
這也是新埔小鎮的迷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