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1524)明代著名畫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
南直隸蘇州吳縣人,吳中四才子之一。在畫史上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
父親唐廣德為在蘇州吳趨里開設食肆,家境只能算是小康。
十六歲時,經初等考試後後即成為生員,但對求取功名一事並不熱衷。十九歲時,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
廿四歲時,父親、妻子徐氏皆在年底病逝。隔年年初母親、妹妹又相繼撒手。
1498年時,參加弘治戊午年應天府(南京)鄉試,得第一名解元,成為蘇州府舉人。
1499年會試,唐寅與徐經(徐霞客高祖父)一同赴考。
二月底,華昶突然參奏,稱程敏政事先洩題給徐經、唐寅,要求暫緩放榜。
最終以「夤緣求進」之罪折抵贖金,唐寅堅辭不就。而同行的徐經則被派發浙江充吏役。
從此,絕意仕途,後漫遊華中、江南諸山。
正德四年(1509),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開始繪製大量作品,
其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
正德九年(1514),曾任江西南昌寧王朱宸濠幕賓,發現寧王圖謀作亂,於是飲酒狎妓、裝瘋裸露,逼得寧王放他回蘇州。
第二任妻子,不詳。第三任妻子,沈九娘。
嘉靖二年(1524)十二月去世,葬在桃花塢北,身後遺一女。
據稱唐寅作畫時間甚早,而且無師自通。
吳一鵬《貞壽圖卷》題款:「歲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樹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鐵絲。少詣如是,豈非天授!」
早年唐寅可能也跟文徵明一樣,向沈周學畫。
王稺登《吳郡丹青志– 沈周先生傳》:「一時名士,如唐寅文壁(徵明)之流,咸出龍門,往往致於風雲之表。」
唐寅曾拜畫家周臣為師。由於周臣的畫風遠摹南宋畫家李唐、劉松年,所以唐寅的作品也多被人認為有李劉風格。
唐寅的作品以山水畫、人物畫出名,亦有花鳥竹石的作品存世。
唐寅多才多藝,詩、書、畫無所不能。山水、人物、花卉、翎毛都畫得很出色。
他的山水畫多取法南宋畫家李唐、劉松年,但能集眾家之長,融會貫通,將大斧劈皺變為長披麻皺,創造了秀麗、
縝密的藝術風格。
流傳下來的作品有:
《秋風紈扇圖》、《山路松聲圖 》、《青山伴侶圖》、《騎蛀思歸圃》、《江南農事圖》、《陶穀贈詞》等。
《溪山漁隱圖》原圖為絹本設色畫,
岩山用李唐斧劈皴,給人一種堅實感,色調十分洗練,有一種不同於李唐畫之典雅風韻。
江干岩岸,雜林疏朗,漁舍水榭座落丹楓岸石掩映間。水面舟艇客與,舟上漁人或垂綸放釣、或橫笛濯足、或拍掌擊節和歌。
屋內則促膝對酌、或憑欄觀釣、或策杖閑步,畫法蒼古,用筆勁利,設色明艷,清雅幽麗,神採逼人。
堪稱為唐寅靈腕之妙品,極富藝術價值。
此卷繪松樹、丹楓黃葉,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錯落於溪岸石間。
人物或促膝對酌,曳杖閒步,或憑欄觀釣,或吹笛濯足。
皴山以披麻融入帶水斧劈長皴,山石以石青加墨漬染,受陽面露白,表現凹凸明暗,富有立體感。
繪葉採夾葉法,加染花青、硃砂、藤黃,設色明豔。整卷筆精墨妙,意境更好。
畫卷自題「太平時節英雄懶」,抒發滿腔抱負,但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
拖尾題跋者陸治、程大倫、顧德育、居節皆為文徵明門生,另有王寵嘉靖二年春(1523)書跋。
真蹟現藏於台北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