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6275.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大沙灣石圍遺構」的歷史遺跡,是在清法戰爭更早之前的軍事防禦工事。

根據《淡水廳志》記載:「邑民捐造石圍於雞籠街,近海一面磊石為之,所以防寇,亦以防潮。」

從這段文字,可知這一工程是百姓集資建造,主要用來抵禦外寇,亦有防潮的功能。

DSC06270.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其構造是由糯米、黑糖汁和石灰融合作黏著劑,以在地的砂岩為材料壘石而成。

因此民間稱它為「麻糬城」,或「基隆石圍」、「道光石圍」,

 

基隆市文化局將它登錄為歷史建物,因僅存殘跡 , 故命名為「大沙灣石圍遺構」…..

DSC06271.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按: 姚瑩(17851853),字石甫,一字明叔,號展和,晚號幸翁,安徽桐城人

嘉慶十二年(1807)中舉人,嘉慶十三年(1808)聯捷進士。嘉慶二十四年(1819)被派往台灣擔任海防同知。

道光元年(1821)因故貶至噶瑪蘭(今宜蘭縣)任通判。道光十二年(1832)調江蘇武進知縣。

DSC09788.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DSC09789.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道光十八年(1838)擢升台灣兵備道,成為台灣最高軍政官員。

姚瑩上任台灣道之後,治績頗佳。是少數能洞悉亂源,並提出解決之道、建立事功的清朝駐台官吏。

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奉命嚴加鎮守台灣。

DSC09794.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DSC09791.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姚瑩和達洪阿在軍情緊急的情況下,同心協力,調集弁兵、屯丁、水勇一萬二三千名,分守澎湖、安平、

雞籠、淡水諸要口,增設炮臺,整備戰具。

姚瑩又親往南北各地,募集義勇47000余名,半數保衛家鄉,半數聽候調遣。

DSC06272.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此外,還動員群眾在府城周圍密樹本柵,擇險挖壕設伏,

並準備事急時將載有巨石的舊船沉塞其他次要港口。

DSC06273.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18409月至12月,清政府一度和英進行和議,第二年談判破裂。

緊接著,在英軍的進攻下虎門失守,廣州被圍,5月中國妥協,而英國則正積極準備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DSC06274.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8月21日,英軍二次北犯,攻佔廈門鼓浪嶼,再陷定海,鎮海寧波也相繼失守,

中國軍隊連遭嚴重挫敗,沿海震動。

尤其廈門的失守對於臺灣來説極為不利

DSC06276.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DSC06287.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1841930日,臺灣第一次保衛戰在基隆爆發。

這天早晨,英軍艦納爾不達號駛入基隆港,首先發炮轟擊二沙灣炮臺,打壞兵房。

臺灣守軍開炮還擊,英艦桅折索斷,慌忙外逃,在紛亂中觸礁破碎。侵略軍紛紛落水,有的鳧水上岸,

有的爬上舢板逃竄,被迫擊的守軍當場擊殺33名,俘獲黑夷133人,繳獲大炮十余門。

DSC06286.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這是中英開戰以來我方的第一次勝利。

道光皇帝聞報大喜,下旨賞達洪阿、姚瑩頂戴花翎,從優儀敘,其他人員也都獲得賞賜。

1019日,英船到達雞籠港外,派人入港索要俘虜,守軍置之不理。

27日,英艦闖入港內,大炮齊發,炸壞炮臺石堡和營房數處、哨船1隻、大炮5門。

守軍開炮還擊,打死侵略者2名,英艦才狼狽逃回。

這次戰役,姚瑩獲賞雲都尉世職,達洪阿獲賞騎都尉世職。

DSC06279.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DSC06281.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DSC06280.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184235日,英艦阿恩號在大安港外遊弋窺探,姚瑩、達洪阿命令將士“以計誘其擱淺,設伏殲擒。

11日,阿恩號到大安港外,臺灣漁船誘騙進入土地公港,為暗礁擱淺。臺灣伏兵乘勢發炮攻擊,擊沉阿思號,

打死侵略英軍數十名,生俘白人19名,紅人1名,黑人30名,粵漢奸5名,奪獲大炮10門。

DSC06283.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DSC06282.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這是中英開戰以來的又一次大捷,

經上報,道光帝嘉悅之至,特旨賞封達洪阿太子太保銜,姚瑩二品頂戴。

 

經過這兩次重創後,英艦再不敢輕犯臺灣,只能勾結一些沿海草鳥匪船進行騷擾,

被守軍擊破擊沉幾隻後也不得逞而去。

英侵略者雖然在臺灣一再失利,但卻連續攻陷了廈門、定海、寧波、鎮江、上海,進逼南京。

清政府被迫求和,于1842829日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DSC06277.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DSC06278.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當時主持和議的兩江總督耆英、閩浙總督怡良等害怕和局破裂,一再奏請將姚瑩、達洪阿解京訊辦。

姚瑩、達洪阿兩人最終受到革職逮問處分,所有的獎賞也一律予以撤廢。

1843423日,上諭將姚瑩、達洪阿二人革職,投入獄中,派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訊。

對於姚瑩,道光皇帝追念其在臺有年,尚有微勞足錄,所以對其業已革職,著勿庸議,免其治罪,貶四川,不久又遣往西藏。

1848年因病返回安徽原籍。

1851年咸豐皇帝繼位,姚瑩被授予湖北武昌鹽法道,廣西、湖南按察使,

1853年在廣西病故。

DSC06275.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這一段與台灣有關的鴉片戰爭歷史鮮少被提及 ,

而相關的存證也僅剩這短短的三段石圍遺構 …….

怎不叫人唏噓 ?

DSC06284.JPG - 基隆  大沙灣石圍遺構

個人認為這石圍遺構的文史價值遠勝過中正路李宅 ,

後者拆除都不足惜, 倒是這石圍不僅應妥為保存, 且應盡可能將之局部復原 ;

並將周邊規劃為一史蹟公園 ;

以見證這一段過往的輝煌歷史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