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籠中元祭,或稱為「基隆中元祭」,是每年農曆七月於基隆地區舉辦的中元法會,為台灣重要民俗祭典,
並名列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
其以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週邊藝文活動。
大體上從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
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等,祭典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
於2008年1月29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之國定重要民俗。
基隆中元祭起源於清代,福建漳州人先入墾基隆,主要分布在基隆港口附近,獅球嶺以北之地。
泉州安溪人則分布於獅球嶺以南,暖暖一帶的河谷與山地。雙方因籍貫各異,常因商業、 土地、耕種、習俗、
信仰等事摩擦,衍生漳泉械鬥,死傷慘烈,對立情勢緊張,甚至遷怒彼此所信仰的鄉土神,有「尪公不過獅球嶺」、
「尪公沒頭殼,聖公沒手骨」的俗諺。
除了祖籍之外,由宜蘭傳入的北管音樂團體也因分為西皮及福路,西皮以堂為稱號供奉田都元帥,
福祿以社為號供奉西秦王爺,除一般拼陣外也發生集體械鬥情形,以致今日兩者以旭川河為其分界處。
1851年(咸豐元年)八月,漳泉衝突不斷發生,至1853年,雙方在舫頂(今南榮公墓)發生大規模械鬥,雙方死傷百餘人;
因挑釁而將再次械鬥時,有漳籍、泉籍雙方大老、頭人出面調解,藉以平息械鬥,將雙方死難骸骨稱為「老大公」,合葬祭祀,
廟名「老大公廟」。
協商以字姓輪值主普,以宗親血緣取代祖籍地域觀念,融合漳泉,輪流舉辦中元超渡、普施孤魂幽靈。
以比賽陣頭來代替械鬥打破頭,以求達到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
咸豐六年(1856),基隆中元祭開始舉辦,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
自咸豐年間開始,即由基隆當地十一姓氏宗親輪流主普,稱為「十一字姓」。
傳說經由抽籤決定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的順序,稱為「張頭許尾」。
民國41年,基隆市聯姓會第一次參加鷄籠中元祭活動。
民國70年,李姓、郭姓、黃姓脫離基隆市聯姓會組織,單獨參加每年的鷄籠中元祭活動。
再經協調,成為今日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聯姓會、
李、黃、郭等「十五字姓」主普。
李、郭、黃、王、曾、楊、柯蔡、邱丘、蘇周連、鍾蕭葉、白、余徐塗、董童等字姓宗親組成的「聯姓會」;
台灣民間中元普渡,分為「公普」與「私普」,家族、街巷鄰里的普渡為私普。
各角頭聚落、庄廟、行會、市場各辦普度,則為公普,由七月初一至七月底關鬼門止,往往每日皆有普度。
整個區域的公普又稱大普,基隆地區由輪值字姓宗親會主辦,在
慶安宮、主普壇舉行舊俗於七月廿五、廿六、廿七等三日舉行。
去年適逢歲次甲午, 是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年紀念 ;
在那一次的影像保存後, 迄今才將之彙整發表……..
眼看著……
新的一年的中元祭又來到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