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經建會與內政部於94年8月提出「加速推動都市更新方案」,全省重要地區推動「都市更新旗鑑計畫」。
基隆市政府於民國95年完成「基隆火車站暨西二西三碼頭都市更新計畫案及後續執行作業」研究報告。
96年7月行政院宣布將基隆火車站附近地區都市更新案列入優先推動四個指標性都市更新計畫之一。
配合「基隆火車站暨西二西三碼頭–都市更新計畫」,將基隆車站站體南移、月臺向北延伸。
原車站區域內之土地,提供都更開發使用。
綠建築設計策略包括:
車站以自然通風採光為原則,以節約能源,並降低營運成本。以地景藝術手法設計,配合植生土坡與植栽,除塑造
綠色休閒意象,並可阻絕噪音調節微氣候。站周邊空地以透水磚、植草磚及綠地植栽覆蓋,增加綠覆率。
為創造與海洋共生共榮以及親海性的建築意象,因此本案期待轉化成並呈現出「海洋性格」的建築精神,
「生態意象」的海岸景觀,以及「科技美學」的人文風情,未來更將形塑為基隆獨特之「都市記憶符號」與
「海灣風情地標」。
新基隆車站在立面的造型語彙上,其運用之設
計手法為臨摹輪船造型:形塑輪船入港的意象,突顯建築為港岸的地標性,形成本區都市新風格與新地標。
古早居住在這裡的平埔族人,自稱「凱達格蘭」。先民環顧四週,果見山丘圍繞,如身處大雞籠中,逐漸稱此地為「雞籠」,
光緒元年(1875) 沈葆楨將「雞籠」定名為「基隆」,只要我們用台語稱呼「基隆」,還保留著「雞籠」這個古早的地名,
本案以「雞籠」造型來設計南側出入口之造型帷幕牆。
將建築屋頂與環境地層在視覺上作連接,亦是建築對環境的呼應。
利用不同皮層及介面構成虛實交疊。利用雙層構造之設計元素,減少了建築外殼耗能。
以露明結構之立體空問桁架,延伸室外之自然景觀,進而提供開放、科技整合之室內自然新景觀。
建築造型考量地域性及風土,取自於基隆特有的環境元素與地貌景觀,透過在地特色的擬仿,使其能完美交疊融合
在建築與基地上,豐富呈現出「山形一港灣一海波」的建築形體與空間精神。
在色彩與材質的規劃上,主牆面以淺色金屬板為基調,而搭配透明的玻璃,南北口帷幕設計,則以藍色系之玻璃材質,
強化了海灣的場域感官與環境氛圍。
然而,整體外觀再配合波浪型的白色金屬屋頂,以及外露的屋頂桁架與支撐鋼結構,
突顯了海洋精神與象徵基隆山水景緻之設計理念,
運用基隆之特有自然及人文資源,進而呈現出鮮明且豐富的車站意象。
配合著新站體的啟用, 舊站體透過歷史的還原來呈現車站的演變 …….
1891年(光緒17年)10月20日,「雞籠—水返腳」段鐵路通車時,於基隆站現址北方設置「雞籠火車碼頭」。
1893年(光緒19年)10月20日,基隆至臺北間鐵路竣工。
1908年10月30日(明治41年),第二代基隆火車站啟用,也是最具有歷史意義的站體。
當時的站體為英國式附有時鐘的鐘塔,為磚造建築,與同時期興建的新竹站(德國式)附有時鐘的鐘塔、
臺中站(英國式)沒有時鐘的鐘塔同為文藝復興式建築。
1967年1月23日,第四代基隆車站完成,鋼筋混凝土構造。
如今這建造將近五十年的第四代車站也即將走入歷史……….
舊的月台邊上保存著一塊縱貫線起點的紀念樁 ,
這角色在北九州的門司港車站內也同樣發生著。
2015年6月27至28日,基隆車站新舊車站軌道切換作業,
2015年6月29日,第五代基隆車站通車啟用…….
等待車站周邊二期工程的完成 , 新車站才能完整地屹立 ,
這時間— 還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