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外僑墓園原為英國領事館所設立並管理,作為自清末以來百餘年間在淡水之外國僑民公墓

。俗稱「西仔墓」或「番仔墓」。由於是目前全台最完整之外洋墓園,以及作為淡水國際港之

見證,而被列入古蹟保存。

外僑墓園共分為四大區:商人、海官、天主教、基督教。





外僑墓園位於淡水真理街3巷 , 與馬偕墓園以一牆隔開,1998年8月29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自從咸豐十年(1860) 淡水開港通商以後,成為國際港埠,清廷又准外國人得以在此地傳教、

居住、購地、埋葬等,因此來臺經商、傳教的外國人不少,這些途經淡水的外國人或居住此地

的外國人,若有客死淡水之時,不少人就順理成章埋葬在淡水。   





墓園裡最早的一座墳墓是在1867年,英國領事館則從1870年開始管理墓園。

但是直到 1909年(明治42)9月英國人共同墓地管理者、大不列顛領事代理人清水重隆

才以銀壹佰圓「無限期無條件」向臺北廳借此墳地。一直維持到現在。





墓園中所埋葬的外籍人士,或者因為宗教信仰、職業、國籍的不同,墓園區分為四個區域,

東區以基督教徒為主、西區以商人為主、南區以天主教為主、北區為官員。




這樣的區分是有必要的,因為,不同宗教信仰,彼此的告別式就會不一樣,

甚至有排他性的宗教色彩。

安息於墓園中著名的人物有吳威廉牧師,受劉銘傳之聘

和來臺監造砲臺的德國設計師巴恩士(18號墓,M.HE-CHT)等,其中巴恩士的墓塚

有所謂中、西式墓二種。   



淡水外僑墓園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觀音山石、花崗石、唭哩岸石、大理石等石材類,

其中花崗石的選用為多,地區性材料的觀音山石和唭哩岸石。

1867年英國人Charles Earl將2歲夭折的女兒葬在紅毛城後方山坡,此為淡水外國人墓園的開端。

最後一個墳墓是1974年,英格蘭人Hazel W. Harding,是傳教士的妻子。

墓園經歷了清朝、日治到光復共百多年之久。 



墳墓數量自1867年至1974年為止,共76人。

其中三座不知姓名、三座僅存墓碑。

因墓園中有不少樹木,樹根的發展破壞不少墳墓,有些因此而遷葬。

目前也設定為市定古基……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