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禮拜堂是為了紀念馬偕博士來台六十週年,在1932年開工重建,1933年11月28日落成使用。

這棟仿歌德式教堂,由著名洋樓匠師黃阿樹(人稱「樹司」)承蓋,三萬塊品質極佳的「黃東茂」磚,

以精細的磚工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內部以11.6公尺大跨距鐵骨托住屋頂。

淡水禮拜堂六十餘年來始終保持原貌,內部之座椅、講台、聖桌尚在使用。

1986年此教堂再經大翻修,因台灣紅瓦難以維修,而翻換瑞典進口之鋁質浪板,並且更替破損

殆盡的彩色玻璃,特別是正面和鐘樓五扇窗戶之圖案,更為這座美麗的教堂憑添典雅別緻之風情。

1928年籌劃改建,由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且親自設計、督建。

淡水禮拜堂有著仿哥德式的尖塔,採用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外牆以清水磚砌造,內部採用

有鋼筋的RC柱及樓板,屋頂大跨距的鐵骨承托住,再以木板作天花板,

左邊則是高聳的鐘塔 , 鐘樓設於正門上方。


今日這座教堂仍是淡水最大之教會,每禮拜天都有三百人以上在此作禮拜……

禮拜堂的二樓是佔地92坪的禮拜大廳,後面木質閣樓原是聖歌隊席位。

一樓空間則是28坪的副堂和行政辦公室。



偕醫館位於馬偕街6號這是北台灣第一間西醫院,

為 1879 年馬偕獲一位同姓馬偕婦人為紀念亡夫之二千五百元捐款而改建的,

於 9 月 14 日落成,名「滬尾偕醫館」,

之前馬偕也曾在此租屋為診所,名「滬尾醫館」,

加拿大曾派華雅各 Dr. J. B. Fraser 醫師到此任院長達二年。

1877年曾在此發現全球首宗「肺蛭蟲」病例,而名聞一時。

馬偕來台後以淡水為根據地,對台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

曾於淡水、五股坑(今五股)、和尚洲(今蘆洲)等地設立教會,並免費為人醫治疾病、贈送藥物。

傳教過程中,馬偕亦教授門徒地理、天文、博物、醫術等西方科學知識。   

1878年,馬偕和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

1879年馬偕創辦醫館,1880年他在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遺孀捐助3000美金的協助下擴充醫館,

命名「滬尾偕醫館」,此為今日馬偕醫院之前身,亦為北台灣新式醫學發展的濫觴。

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

此醫館建築為馬偕所設計,屋體為閩南式民宅,卻有西洋門窗,極富趣味,樸實的外貌

很難讓人聯想到是台灣現代醫學發祥地,其實偕醫館是具水準的醫院,有病例檔案、醫學

報告發行,病人掛號時以黑、白木札分初診、複診,候診時還有衛生保健、天足運動等

民眾衛生教育。


此醫館不僅因造福民眾而享聲譽,1884年中法戰爭時也因搶救傷兵而獲軍功。

當時英艦軍醫伯朗救癒傷勇百餘人,馬偕學生嚴清華也因動員教徒,拆門扇板為擔架館內醫生

鍾森和搶救傷兵有功,而獲五品軍功。


  

馬偕過世後,後人因應時局需要,於1912年移往台北新建的現代化院舍,

即今馬偕紀念醫院,此後八十年間建築體也多次修茸,但大致完整保存至今。

  

目前醫館裡還保有洗濯台、壁爐、門鐘,及早年病床等設施,

和馬偕的風琴、藥罐、拔牙工具等珍貴文物……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