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卅三年(1694)因地震使地層下陷而造成的台北湖,為新莊帶來除了地廣上沃的 農業

優勢以外,新莊從此更被賦予了海港的性格。

康熙卅三年(1694) 的大地震,卻讓整個形勢改觀, 在今三重、蘆洲一帶的台北盆地陷落成湖,

陷落的台北湖使外地的船隻可直接溯淡水河而到新莊, 台北湖成為淡水的內港,新莊因 地利之便,

取代八里坌、淡水而成為要港。 清政府移民策略的改變也為新莊帶來了拓墾者。


 

陸續來到新莊的漢人移民,有楊道弘請墾東到大漢溪、西到今觀音山、南到今泰山一帶、

北到關渡的新莊平原;汀州貢生胡悼猷開墾泰山、丹鳳、營盤、海山一帶約三百多甲的土地,

並建明志書院、大士觀與關帝廟;胡詔開墾今新莊後港、西盛、瓊林一帶;林成祖開墾

興直埔 的南部;郭宗嘏則開墾今新莊市的北部,

新莊得以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海山莊的移民開拓,相傳早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

海山最初為莊名,在康熙中葉至乾隆中葉海山莊係指今樹林、三峽、鶯歌三鎮及

新莊鎮之桕子林、西盛一帶地區。

張方大,字漢白,以「張必榮」為墾戶名,對開墾海山庄樹林區有卓越貢獻。


康熙四十二年(1703) 張方大與兄長方高、方遠隨父親張士箱來台,最初定居台南。

乾隆初年分居鹿港、台北。之後張方大與其兄方高陸續到北台灣從事開墾。

張士箱為張家遷台始袓,他與四個兒子都是貢生,其後十年間,張家又出六位舉人。

士族出身的張家挾著雄厚資本,主持拓墾事業。先在台南、鳳山開墾,隨即北移諸羅(嘉義)、

彰化、淡水。而南新莊平原、海山地區共是他們主要拓墾的地區。

先後與吳夢花(吳洛)、馬紹文三人合夥使用「張吳文」墾名,

分股後使用「張必榮」墾名,開墾樹林各區,又出資築永安圳、福安圳。

張方大急公好義,曾修海山庄榕樹及太平橋二橋。康熙五十二年創建潭底大廟(濟安宮前身),

樹林地區能由荒埔變為良田,實是張方大之功。其後人仍居於樹林,建有張方大紀念堂。



隨後,大房張方高也以「張廣幅墾號」名義進墾興直庄、八里坌、大窠坑、楛柃腳、十九埒、

七十二分陂、員林庄溪州、阪角庄、三坑仔、十八份一帶。

乾隆十八年張方高二子源仁入墾新莊。

日治時期新莊公館口地基主張仁豐,就是張廣福,也就是張源仁的業戶名。

新莊第一公墓的張家墓園內埋葬的先人多是日治時期之後的人物 ,

其中有一同治年間的古墓 , 反而是墓園中歷史最為久遠的……

由其形制, 此古墓應是他處遷葬而來 ,

墓碑上記載著:

鶴浦  同治庚午年旦   皇清例贈  修職郎  張秀才坟墓  孝男二大房立

張必榮墾號對於樹林當地最大的貢獻— 就是張厝圳的開鑿。

張厝陂(又名永安圳),在海山堡,距廳北一百里。圳長三十里。

乾隆三十一年,業戶張必榮捨地、張沛世出資合置;相傳為沛世陂。

其水自二甲九福安陂同引擺接溪源流不敷,復移三塊厝下傍擺接溪漈欄築大陂,

遇溝製梘,灌溉海山莊及擺接接堡之西盛、桕仔林、興直堡之新莊頭、二三重埔等田六百餘甲。

張氏原為晉江望族,素有「湖中張家」之稱。

張士箱為張家遷台始袓,他與四個兒子都是貢生,

迄日本治台為止二百年間,張士箱公一門四房在台舉業,計得舉人六名、武舉人一名、

秀才貢生四名、秀才例貢主七名、秀才十三名、捐納貢生五名、捐納監生十三名 ; 侄輩武舉人一名、

捐納監生六名 ; 科名之盛,冠甲全台。


其餘未獲功名,又無捐納貢生、監生名義,而 以「業儒」終其身約有十五名,

可說是台灣史上著名的氏族。

只是這古墓墓碑上所提及的秀才兩字, 到底是頭銜還是名諱 ?

後代子孫對於自己的先祖名諱說不清楚的, 還真是少見 ……

不過既然同葬於張家墓園中,燈號鶴浦又相同 ;

應該有些宗族關係吧 ?

(部分資料引用自:《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尹章義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