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接雲寺,簡稱接雲寺,俗稱觀音媽廟,主祀觀音菩薩,板橋區西門街,

原為板橋林家所創建,之後發展成是板橋百姓的信仰中心,

也是當地重要的旅遊勝地。

接雲寺前身為雍正年間創建於中和石壁湖『慈雲巖』,

廟齡已超過200年……




雍正七年(1729)漳州移民於柯子崙石壁湖山(中和圓通寺附近)建「慈雲巖」奉祀觀音大士。

該巖居高臨下,夜間燈火可照到一樣奉祀觀音大士的艋舺龍山寺,某些泉州人認為此寺會

破壞泉州移民居住地(指艋舺一帶)的風水,而此巖寺也因泉漳械鬥而燬於戰火,

幸好當時觀音佛祖神像被板橋林家的林國芳迎到板橋,接受當地人的奉敬,得保無缺。



咸豐六年(1856)林國芳受眾人推舉,將觀音大士神像迎至板橋舊城西北隅處建廟供奉,

取名「接雲寺」,乃指「承『接』慈『雲』巖香火」之意。






光緒四年(1878)因板橋林家建五落大屋,由於接雲寺地處計畫區域內,乃將其由原址遷移

至舊城西南隅現址重建,歷工九年,於光緒十三年(1887)落成。

因在建廟時,收購了汀州胡姓客家移民之田地,胡家素奉祖籍鄉土神定光古佛,故要求林家

將定光古佛陪祀於觀音大士之側,林家應允。



日治時期大正三年(1914)因建築久遠,棟樑朽腐,發起重修,大正五年(1916)完工。

接雲寺主祀觀音佛祖及從祀善才、蓮女和左右護法外,也配祀定光古佛、註生娘娘、十八羅漢

、山神、關聖帝君、開漳聖王、延平郡王、統境公等神明;



寺廟最大之特色在於藻井,此乃由台灣大木匠陳應彬所建造,

藻井就在進門拜殿的正上方,呈長橢圓形,不同於其他廟宇的圓形、八角形;

正殿屋頂兩側有許多飛天仙人的木雕,金箔的外表十分耀眼,其特點在於仙人背上有翅膀。

殿內還保存了許多重要的楹柱……





接雲寺右側有兩祠,一曰「大眾廟」,供奉泉漳械鬥時陣亡的漳州人,尊稱為「大眾爺」。

陪祀文將、武將、范謝將軍等神,原為咸豐十年(1860)建,多次遷建後,光緒五年(1879)

移祠現址,後年久失修,廟貌不善,1976年,信眾乃鳩資再予重建。


大眾廟旁又有一福德祠,以奉祀本境土地神。

板橋接雲寺雖經多次修建後,

仍保存有許多的古文物,

對於本土文物的歷史價值上有相當大的貢獻……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