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雍正時期,因為北部淡水河沿岸地方已日漸平靖,所以大量移民由閩、粵及本島

南部前來臺灣北部拓土,各大河川下游沿岸地區,多在此時開闢,而中和地區居民之祖先,

亦在此時期移入;

據載:在清雍正年間,漳州人林成祖招佃開闢擺接堡、枋寮、瓦窯地區,

此為本地區在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記錄…….


開闢初期,漢人與原住民間的衝突仍頻,因而墾民在中和地區設寮輪流守望,初稱「班寮」 ,

相傳日久後,訛傳為相似音的「枋寮」;





同治十年 (1871) 篡修的淡水廳誌提及:

枋寮街是當時擺接堡十七庄內,唯一的街道,因往昔此地一帶森林茂密,有採木製「板」

的匠「寮」而聞名。



  

枋寮之鄰,古名「漳和」,乃因地為漳州人所開闢,並以「安和樂利」之吉祥語為名;

一般稱為「中和大廟」的廣濟宮,主祀開漳聖王,間接促成了聚落的形成。





早期漢人的開墾,主要是沿著船運通道深入內陸,因此水運交通扮演著當時聚落發展的關鍵;

由於枋寮地區濱臨新店溪,南接員山、板橋等平疇,位居通往秀朗、新店、文山等山區的

交通要津,因此成為當時重要的貨物轉運站;


在現今華中橋下一帶,即是當時可供大船停泊的港口舊址,日常的貨物在此上、下貨,

再利用竹筏沿著今已加蓋的廟美溝、中和溝,運至枋寮街買賣,枋寮街遂成為當時中和地區

的商業活動中心。



根據文獻 : 中和地區在清代初葉屬淡水廳之擺街接庄,後來擺接庄升為擺接堡,

中有十三庄皆為漳州移民,主要分佈今中和、板橋、土城地區,其中為中和地區的有一街三大庄,

即枋寮街、員山仔庄、芎蕉腳庄、南勢角庄。


此時的枋寮一帶為中和地區唯一的市街,也是鄰近地區唯一有學校的地區。

由於內陸河川的淤塞及縱貫線陸路運輸的開發,枋寮地區和其他依靠港口水運而興起的聚落

一樣,原有的商業機能因而沒落,再加上日治時期,中和的主要經濟活動仍以農業為主,

且居住於中和的多半是佃農,地主則多居住於板橋一帶,中和地區所生產的農產品,多半

利用台車運往板橋,藉以連接縱貫鐵路,因此枋寮地區的成長呈現停滯狀態 ……

咸豐九年〈1859〉九月七日發生漳泉械鬥,枋寮街亦發生大火,

之後同為擺接堡的林本源家所經營的枋橋街〈今板橋〉規模逐漸超越枋寮街,

至日治時期設枋橋支廳,於是枋寮街的地位才受影響。

現有的枋寮街只有前段,即枋寮福德宮以南郡分,才是所謂古枋寮街的一段,

枋寮街在福德宮現址沿廣濟宮左側轉經廟前中和路北上,

近年來不斷改建僅剩老屋幾棟。


由本地區所遺留下的巷、弄、商號、棺材街、布街、廟宇…等老舊建築物,

仍可約略地看出枋寮地區昔日的風光。

現今的枋寮街終究擋不住社區的快速發展,總是擔負著落後的沉重包袱,

然而在地方文史上所代表的意義卻是無法抹滅的……

只是終將難逃開發的宿命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