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
「右任」為名;別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長年在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
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是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
同時也是中國近代知名的書法家。長髯飄飄,是其一大特徵。
于右任原是清朝光緒年間舉人,1904年因刊印《半哭半笑樓詩草》譏諷時政被三原縣令德銳和
陝甘總督升允舉發,遭清廷通緝,流亡上海,遂進入震旦公學。
震旦學院肄業。同年4月到達日本,加入光復會以及同盟會。
1907年創辦大型日報《神州日報》,1909年5月15日創辦《民呼日報》,之後又在沈縵雲資助下
於1910年10月創辦《民立報》,一直以來積極宣傳民主革命。
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逃亡日本。
中華民國成立後,任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1917年響應孫中山護法運動,成立陝西靖國軍,
任駐陝總司令。1922年創辦上海大學。
1926年,代表中國國民黨赴蘇聯促馮玉祥速回國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政府北伐統一全國後,于右任歷任審計院、監察院院長,是國民政府重要決策人物,
前後共任監察院院長34年。
晚年經歷 1948年,曾參選副總統。6月,于右任當選為監察院院長。
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居台灣。
1964年8月12日,于右任因病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住院治療,後於11月10日病逝,
墓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附近。
仁愛圓環原設有于右任銅像,後來在陳水扁市長任內藉燈會布置之便破壞,並以此為由
遷移至國父紀念館。
位在基隆市的崇右技術學院為于右任所提議創設,並於1964年開始招生。
而位於北投溫泉博物館旁的梅庭 , 則是右老晚年所居之處 ;
目前也整理成展示于右任相關資料的主要展館 ……
2012年,位於陽明山的于右任墓園被定為新北市三級古蹟。
(墓園所在地其實轄屬新北是三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