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故宮博物院或臺北故宮,又名中山博物院,士林區外雙溪,
為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同時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的重鎮,所擁有的69.6萬餘件冊文物 ;
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古代中國藝術品珍藏。
前身是成立北京紫禁城外廷的古物陳列所,1925年10月10日在內廷另外組織了故宮博物院,
後來因抗日戰爭爆發輾轉遷移至南京和四川等地,古物陳列所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撤併入國立
中央博物院籌備處。
隨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的爆發再度導致局勢動盪,
1948年11月10日包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在內的6個機構於是決定遷往臺灣,
幾經改組易名,最終由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合併為現行的組織,
1965年11月12日在臺北現址復院開幕。
故宮博物院的永久性典藏,主要是繼承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
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
皇家舊藏的精華,這批始於10世紀中期帝國統治者的珍藏,不僅流傳有緒,反映了帝王們的
審美品味,也是中華文化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
此外,還有部分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
以及配合嘉義分院規劃所拓展的亞洲文物收藏
。藏量因為透過各界捐贈和購藏而逐年增加,時間跨度則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
各類藏品分別交由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和南院處等4個策展部門管理,
當中以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古代早期的名家書畫、善本古籍和官窯瓷器等收藏最具影響力。
展廳內是按照文物類別以年代序列系統性地陳設約3,000件展品,器物類展件相隔半年至
兩年輪換一次,書畫和圖書文獻類展件每3個月定期更換。
原北溝文物陳列室受限於展示空間狹隘且所處地點偏僻,社教功能無法有效發揮,
加上簡陋館舍難敵雨水滲入庫房的危害,
1960年9月設立兩院遷建小組展開新館籌備工作。
1961年指定王大閎、吳文喜、楊卓成等5名建築師以競圖方式產生,後來王大閎的方案勝出;
但中央高層不滿意無中國傳統樣式的設計,最終由評審之一的黃寶瑜重新設計。
1965年11月12日孫中山百歲冥誕新館時外雙溪現址正式開幕,
院內大廳並設置銅像紀念。
蔣中正總統也親題「中山博物院」門額,
這即是今日臺北故宮主體建築…..
1996年4月,圖書文獻大樓啟用開放,大宗善本古籍和檔案文獻改貯藏於此。
一樓約1,300平方公尺的場域規劃為第二展覽區,用於舉辦各項特別展覽;
二樓至四樓的圖書文獻館則採取開架陳列方式,供各界提閱古籍和文獻的副本,
以及閱覽參考有關中國藝術文化、文物維護
和博物館學等類別的中、外文圖書期刊。
臺北故宮已成為
大陸來臺人士必定參觀的行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