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現址的土地,原是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八年(1905) 啟用的台灣軍山砲隊基地,
以及昭和十九年(1944)11月啟用的步兵第一連隊基地。
1945年台灣光復後,兩者均遭廢除。
1950年後,建物拆卸,此地曾成為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憲兵司令部與聯勤總部所在地。
林森南路原從中穿過,興建中正紀念堂時改為興建地下道通過。
先總統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因心臟病逝世後,行政院成立治喪委員會,並於當年6月
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茲紀念,並聘請俞國華、蔣彥士等16人為中正紀念堂籌備小組籌備委員,
後又於1976年10月成立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會。
籌建小組成立後,行政院擇定臺北市城中區(今中正區)東門里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
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之間地段為建堂基地,並對外徵件。
經評選後,決定採用圓山大飯店設計者楊卓成之設計。
隨即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施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
1980年4月4日上午十時,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蔣介石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舉行,
各界人士四千餘人參加,並有外賓約四百人觀禮。
7月1日正式成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正是對外開放 ; 隸屬臺北市政府。
中正紀念堂設計時,即隱含豐富的象徵語彙。外表以藍、白2色為主,象徵中華民國國徽中的
「青天白日」,紀念堂平面為方形格局,象徵蔣中正的「中正」,坐東面西,遙望大陸。
仿效北京天壇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琉璃瓦八角攢尖頂代表八德,而隱藏其中的人形象徵天人合一。
紀念堂正面共有花崗石84階、大廳階梯5階,合計89階,表示蔣中正享壽之年。
中正紀念堂園區全區面積達250,000平方公尺,除了高76公尺的主建築外,
還有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合稱兩廳院),以及主建築前的瞻仰大道、中央藝文廣場
(亦稱自由廣場)、園區環外迴廊、中式庭園(光華池及雲漢池)等。
出入許多趟後才知道主建築旁有一片為數不少的水杉林 ,
行走在水杉林道之中, 隱約為塵囂中得一片淨土 ;
遂視為私人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