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城大南門,又稱寧南門,建於1725年,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
臺灣府城為清領時朝臺灣府的城池,1887年後因行政區改制而改稱臺南府城,又因為臺灣縣衙
與後來的安平縣衙位於此城內,亦可視為1887年前的臺灣縣城與之後的安平縣城。
該城始建於雍正年間(1723),初建時為木柵城,後改以三合土為材,共有城門十四座。
臺灣割日後,城池逐漸傾毀,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期間有部分城牆拆毀後於原址闢建新式道路,
到1917年左右已大致遭到拆除,歷時約194年,但仍有部分殘存至今。
由於雍正十年(1732)的吳福生事件,雍正十一年(1733)福建總督郝玉麟奉旨加植莿竹以強化城防。
除此之外,還在小北門與後來小西門的位置建了大砲臺,在大西門外設四座敵臺,小北門外設兩座敵臺。
乾隆元年時,始將七座城門改為石造。
乾隆二十四年(1759)時,臺灣知縣夏瑚又在莿竹外增植綠珊瑚來進一步強化府城的防禦。
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時,臺灣知府蔣元樞再補植莿桐與林投樹,並添建了小西門和
整修砲臺與窩舖。
乾隆五十一年到五十三年(1787-1788) ,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於彰化起事後,烽火蔓延全島。戰事前後歷經一年四個月,清廷調動四省的兵力才平定,
是清朝治臺最大規模的抗清事件。
當時臺灣各地的城牆均由木柵或荊竹所築,除府城以外,其他四座縣廳城全部淪陷,
曝露出木柵或荊竹不足以防禦的缺點。
事平之後,福康安、工部仕郎德成、福建巡府徐嗣曾提出將臺灣府城改建為土城之議。
這項提議被予以接受,並在乾隆五十三年到五十六年(1788- 1791)改建為土城。
道光三年(1823)由於暴風雨導致西邊海岸淤淺,在加上道光十二年(1832)的張丙事件,
來臺處理的閩浙總督程祖洛奏請加蓋西外城。准奏之後,便依照舉人鄭朝蘭的建議在程祖洛
的監督下「民捐民辦」,改建木柵,並開拱乾門、兌悅門與奠坤門,
並在府城大東門外也擴建了東外城,開仁和、東郭、永康三門。
同治六年(1867)暴風雨令城廓倒塌極為嚴重,
同治十三年(1874)沈葆楨進行了臺灣府城最後一次的修築工程。
日本統治臺灣後引入西方都市計畫概念,認為城牆有礙都市發展且不再具有防衛意義,逐步將之廢除。
明治三十三年(1900)臺南停車場(即臺南車站)啟用,鐵道直接鑿穿大北門與小南門附近城垣。
而稍後陸續發佈的市區改正計畫,臺灣城大部分的城牆在這段時間遭到拆除,
直到日治時期結束絕大部份的城壁皆已消失。
現存城門的部分只剩下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以及兌悅門四座。
城垣遺跡也只剩下小東門一帶以及大南門一帶 ……
大南門外有甕城 , 其規模較一般的城門來得更為雄偉 ;
依據《重修臺灣縣志》中「郡治設柵城時,知府孫魯令朝陽引路畫界,不害民居。」
有學者考證認為《大清一統志》所載之雍正三年築城較有可能。
此說為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和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所採用,
2005年時台南市政府曾因此而發起舉辦臺南建城二百八十年的活動。
如今已然 2015 年 ,
也許再過個十年, 台南市應該擴大舉辦一系列有關建城三百年的文化活動 ……
讓古都的招牌更加地閃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