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銅鑼鄉澗窩的李氏「惇敘堂」是一座祠堂兼住宅的客家夥房,坐落於竹森村68號。

「澗窩」是當地的老地名,表示山陵中的深溝,「窩」是客家對於四面皆山的低窪地區常用的地名。


 

銅鑼鄉的李氏是當地的大家族,其後代子孫熱心地方公益,屢獲朝廷頒賜功名,

同時,李氏祠堂的建築格局與風水配置在現存的客家夥房中別具一格,因為客家族群在閩粵先民

遷移臺灣墾拓的三百年期間,特別重視聚族而居以凝聚族親力量團結合作共創家業,又有重視家宅

風水與坐向方位的傳統。



根據李氏族譜記載,李氏祖先原籍廣東省長樂(現在的五華)大湖洞地區,

來臺祖(第十八世祖)李德萬,譜名應龍,諱緯烈,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六歲時隨父親

李維棟渡海來臺。來臺後先是居住在當時歸屬彰化縣的東勢角土牛地區(現石岡區土牛村),

初以臂力過人幫傭維生,三十歲時在土牛娶妻連氏,後再轉往彰化黃子社居住,並經營稻米買賣。

李德萬在黃子社地區居住約十年後便置有田產,後來其父李維棟過世,李德萬便將母親與弟弟

以及侄輩都接到臺灣。李家在黃子社居住二十幾年,當時的臺灣社會經常有盜匪作亂,尤其閩粵、

漳泉的械鬥事件也此起彼落,人民生活困苦。


相傳由於李家平時為人樂善好施濟弱扶貧,即使當時常常發生動亂,李家始終未受波及。

大約嘉慶末年,李德萬約六十歲時,因洪水為患田地流失,李家開始購買芒埔田(現中苗一帶),

並移居苗栗開墾。



據「澗窩李氏族譜」記載 :

在銅鑼澗窩定居,也開始在銅鑼「買田復買山,且耕且闢,公以為得山得水,終於此而安家焉。

並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興建李氏家宅,也就是目前宗祠惇敘堂的前身。

 

李德萬過世前已將田地分給子孫,但將澗窩老宅所屬地田業全部保留作為家族地公嘗田,

因客家家族普遍重視子弟教育爭取功名,李家也不例外,



李德萬為此設立「設賞典」這樣重賞的主要目的,純粹是為了鼓勵後代子孫努力向學爭取

科甲及第以光耀門楣。



李德萬有六個兒子,依長幼之序如下:騰蘭、騰桂、騰清、騰華、騰彬及騰祥。

銅鑼一向是文風鼎盛文人輩出的靈地,其中以澗窩李家子孫人才眾多,

例如李祥甫、李聯璧及李白濱等,都是地方上有名的文人。



同時,澗窩李屋也出習武者,如李騰華天生魁梧孔武有力,及長有大志,習射至百步立竹可中,

舉石舞刀等皆技能優異,有心從武途進身,雖曾參加武舉科考但均未上榜,今日在李氏宗祠惇敘堂

的外埕左邊空地一角,目前尚保存有李騰華當年練武使用之「舉石」(又稱武石、技勇石等)兩塊,

是清代留存下來之遺物,用以顯示其武官身份。

李氏取「惇敘」做堂號,其意涵用心有二:

一為希望子孫飲水思源,追懷祖先的庇蔭。二為期勉後輩子孫敦厚待人,誠信篤實。

祠堂的花罩上方懸掛「拄史垂芳」匾額,顯得金碧輝煌,阿公婆龕兩邊有棟對、正下方有土地

龍神香位,同時,屋樑為客家式雙樑等,這些都是客家祠堂或公廳特有的祭祀陳設、信仰文化

及建築結構。

內埕及屋後化胎的鵝卵石鋪面,它們是李家祖先在嘉慶末年創建惇敘堂時保留至今的建構原件。

一般客家夥房的化胎鋪面常見佈滿鵝卵石,這是因為客家先民相信鵝卵石使用在夥房的化胎,

隱含有多子多孫的風水祈求涵義,




但銅鑼李氏惇敘堂這種屋宅前後鋪面都有兩儀生四象的構圖,而且全部採用鵝卵石的特殊風水配置,

象徵家運生生不息與子孫綿延不絕,這在臺灣傳統民居之中則十分少見。

而這也是李氏惇敘堂特出之處 ……



在竹森村發現的另一處古厝 ;

自有另一種不甘寂寞的絢麗




門額上的大素家聲 ,

是不是正宣誓一種不甘平淡的企圖心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