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以前北部是平埔族打哪叭社居住的地區,南部則是巴宰海平埔族的移住地。其中樟木尤為茂盛。

據文獻記載於清雍正年間有「淡水廳貓狸堡三叉河庄」的封域,

但真正開墾則始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有潘大猷入墾南端,聚居於鯉魚潭一帶,

現在鯉魚潭村「番仔城」相傳即是當年潘氏之部落所在地,

同時另有少數廣東客家人進入雙連潭、拐子湖及魚藤坪等地,過著狩獵、采樟、伐木及

防阻原住民襲擊的生活。

其間亦有羅芳華、李文禮及張衍岳等陸續開闢三叉河(廣盛村老街)一帶。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銅鑼灣人李騰華等十五人組織股伙三十二股稱為「金華生」墾號,

招募墾佃百戶,經麻薯舊社原住民同意,開墾三叉河(廣盛村),經營墾殖、制腦、制材、築巿街並設

隘寮和隘丁,防患大湖地區原住民侵擾,其築之巿街稱為「三叉河街」。


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有吳紹遠夥同五人,組成「金隆盛」墾號.向岸里社屯辦潘清章,通事潘德和

約墾雙草湖(雙湖村)一帶山林,並搭設腦寮、闢田種植,

咸豐六年(1856)吳鳳能兄弟開發雙連潭(雙潭村)。


同治五年(1866)楊清安開拓魚藤坪地區(龍騰村)。

光緒九年(1883)吳復初、楊清安和詹連潭等三人合墾三叉河。

此後漢人入墾者日漸增多,由開始拓荒到光緒年間,經先民百餘年的揮汗墾闢,

三義地區大多已被開發,居民日增,奠定日後立庄設鄉的基礎。


此地以往原本習慣稱之為「三叉河」,因此地恰恰位於火燄山與關山之間,溪流成三叉交界之處,

故以「三叉河」命名之;日治時期制度改正(1920)時將「三叉河」簡稱為「三叉」,

戰後又因誤以為「叉」字乃原為「義」字之簡寫,故改稱為「三義」。


取名的過程還真是陰錯陽差……




舊街道上僅存少數的街屋建築 ;

鄉公所對面有一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 , 是一處可參觀的展館 ;




前往建中國小路上原有一坤慶橋 ,

橋柱如今予以復舊 , 可以想見這裏原本是有溪流的 ,



原有溪床已經加蓋充做停車場之用 , 很難再與三叉河的舊地名

做上一丁點的聯想……

況且三義之名大家早已習慣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