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瀾宮據說是清雍正八年(1730)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因香火鼎盛,
於雍正十年(1732),在臺中市大甲區大甲里興建小祠,直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建
小廟為「天后宮」,乾隆五十二年(1778)重建,才被記載於臺灣淡水廳志水獻之中。
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
鎮瀾宮建築有前殿、後殿、南北殿、南北室、鐘鼓樓等,都佈滿了人物、花鳥、走獸等石刻木雕,
精雕細琢,色彩絢麗。
內正殿供奉媽祖,南殿供有貞節媽祖;貞節媽祖即為貞節坊之節婦-林氏。
廟前龍柱為精細渾厚的石刻鏤雕,屋頂佈滿五顏六色的人物、花鳥、走獸剪黏,
檐下大片雕飾按金,正殿神龕周遭更是富麗,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散發出華麗不俗
的莊嚴氣象,只可惜因翻修多次,古蹟、古物多已不復存在,只有幾塊乾隆及光緒兩皇帝
所題的匾額較具歷史價值,
例如乾隆時期的護國庇民、佑濟昭靈古匾,光緒帝賜的與天同功古匾,
另外誠求立應、慈光普照、功恭功一等匾,也都是自清朝保留至今的古物…..
大甲的南北兩端有大甲、大安兩溪貫穿而過,除東緣為臺地之一部份外,餘屬沖積扇,地勢平坦。
往昔為道卡斯平埔族人所居住,其聚落稱為崩山八社。
康熙四十年(1701)以後,漢人始大規模移墾。
大甲早期漢人移民聚落多數集中於鎮北頂店「舊庄」一帶,後來因水患、番亂及耕地不足,
而往中間地帶集中,促成了「新庄」,即今日大甲市街的發展。
由於「新庄」位居衝要,欲往外埔、后里一帶之居民及貨物必經此地,再加上雍正九年
(1731年)大安港之闢為商業港,
以及雍乾時期鎮瀾宮之興建,因而店舖、市集均集中於此,而發展成主要的商業街市。
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場面浩大,追隨的信眾無數,各地廟宇均有迎媽祖的慶祝活動。
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是為了要增添神像的靈氣。
每次進香的人數之龐大,
規模之壯觀,
受到海內的學術界和大眾傳播界的重視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