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的民宅分佈全鎮,目前以社尾庄三合院最多,其中黃宅以中西合壁的華麗建築特色,

曾入選台中縣歷史建築的票選名單;後厝子劉姓聚落一致朝西,入口門樓樸實典雅,流露

先民墾拓不易的勤儉寫照;日南庄內郭宅、林宅,不遑多讓,亦保有大戶人家的建築形制。



不過,個中翹楚仍屬為—

譽為大甲三大民宅的「社尾黃宅」、「頂店梁宅」及「順德居王宅」。

三大民宅除頂店梁宅尚稱完好外, 社尾的黃宅半邊已遭新建物遮掩 ;

而順德居王宅的規模和氣勢無疑是三這之中最具代表的 ,

卻也是其中拆毀情形最嚴重者 , 目前只剩下一半的規模……

漢人移入大甲大約在明永曆二十三年(1669),鄭氏部將劉國軒派遣副將駐守大甲鐵砧山

實施屯墾,為漢人經營崩山八社開始。

今大甲國中附近之「營盤口」及鐵砧山之「劍井」,即為當時屯墾留下來的遺跡。


康熙40年(1701)禁令鬆弛,漢人才開始大規模的移墾大甲。大甲的居民以來自福建為主,

其中又以泉州籍者居大多數。

這些移民一由鹿港上埠,北進開墾;另一則從距離大甲西北五公里之大安港或溫寮港上岸,

依次墾殖大安頂九庄、下九庄來到大甲,進駐鐵鉆山山腳之頂店大埔(即今第一公墓附近)

及社尾頂店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當時大甲轄區內幾個早期農村聚落中,以北端聚落發展較快,

尤其是頂店一帶,是當時農村聚落最具規模的地方,又稱之為「舊庄」。



昭和九年(1934)大甲進行第二次市區改正,以大街(今順天路)為中心,向東西及北

的方向新闢道路,形成棋盤式的街廓形態。

當時大甲街區分為四保,即今之朝陽里、大甲里、順天里與孔門里。

四保為日治時期的主要街區中心;



今營盤口、頂店、社尾、番仔寮、山腳一帶,在當時僅是農村聚落而己。

順德居王宅則位於順天里 ; 根據民國82年出版的台中縣建築發展(民居篇) 內記載 :



王順德曾在大甲三角街開設鴉片館 , 並曾在大安港土城一帶墾地 , 開設製糖所以及磚廠等 ;

育有四子 ,其中三子王錐 , 大正年間曾擔任大甲帽席同業組合評議員 ;

順德居原是一棟兩層樓中西合璧的建築 ; 其規模類似於烏日的陳紹宗宅 (聚奎居) ,



以傳統的正身及護龍形成的三合院作為建築配置 ,

立面外觀上再搭配西洋古典風格的裝飾樣式 , 柱列及圈拱作為設計上的造型 ,

給人強烈的視覺印象……



這樣的格局從舊照上仍可一窺其風貌 ;

可惜現在僅存正身一半的洋樓殘跡 ,

大正十二年,大甲海線鐵路通車,之前因大肚橋墩用磚砌而成,地方資本家寄望大甲溪或大安溪橋

橋墩也用磚砌,所以在大甲建廠製磚,結果鐵路橋墩採用石砌,致使大甲磚窯留存大量磚塊。

磚窯主人因庫存過多,而鼓勵他人用磚,遂蓋起大甲第一棟洋式磚樓– 順德居。

此後大甲地區始有人以磚建屋,而留存一些精美的建築。

看著一旁新建的販厝 , 大概可以知道古厝難逃現實的宿命 ,

僅存的這一些 ,


經過了這些年之後,不知道是否還依然存在 ?

畢竟, 前一回的探訪已不知是

多久以前的事了……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