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裡社之名,始見於『諸羅縣志』。為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居部落區,原名 Lahodoboo社,

該社號稱有九社,其中居今之臺中神岡鄉之岸裡及大社二村聲勢最大,故又稱岸裡大社。

岸裡大社開發較早,在臺灣開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地位。



康熙三十八年,自征服吞霄番建功 以來,該社即以勇武為世所知。

其時吞霄土官卓霧、亞生作亂,有人獻計囑北路 參將常泰雲曰:「岸裡山番川林菁澗谷如飛,

擒卓霧,非此不可。」時岸裡社尚未 歸化,乃遣譯者說服其長,致送糖、煙、銀、布,岸裡社番

大喜,自以收捕為功, 繞出吞霄山後,日有擒獲。





官軍攻其前,卓霧等大敗,將逃入山,岸裡社番於道 設伏,擒卓霧至縣城。

從此開始「岸裡大社」廣為人知。


那時岸裡社番居住的地區在大甲溪下游南北兩岸的台中盆地東緣和后里台地的 東半部,

社址在今大甲溪北岸台中縣后里鄉舊社村。

後來該社址已為洪水沖毀, 才移往今神岡鄉大社。


而大社之地,由大甲溪北眺,恰如在大甲溪南岸裡,故稱 「岸裡」或「岸裏」。

由於是因為巴宰海族人(PAZAH)主力群居住之地,故名之為「大社」。

岸裡大社在清朝時期,屢助清政府平亂,岸裡社番丁是清政府一 支有力的武裝勁旅,

包括平定番亂、林爽文之亂以及後來軍功寮採料防番無不仰 賴岸裡社番丁的力量,因此清政府

在岸裡社設立岸裡社通事及土官,

舉凡軍功寮 採料防番、民番之間的土地、借貸、招瞨等契約訂立均由岸裡社通事處理,

因岸 裡社對清政府有絕對的忠誠度,清政府甚至認為岸裡社比漢人更值得信賴,因此

除了首任通事是廣東大埔客家人張達京(也是岸裡社頭目阿穆的女婿)外,

其他例任通 事均選擇識字的岸裡社番擔任。



十八世紀岸裡大社的興起,與其第三代頭目潘敦仔有密切的關係。

敦仔為潘家第三代土官,後來且同時兼任岸裡社第一代總通事。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之役,敦仔與通事 張達京率岸裡社眾守禦大肚溪,擔任官兵嚮導,

並蒙清廷賞賜六品功職。



潘墩仔,其原名音譯為敦仔阿打歪,漢名原只作潘敦,「仔」乃俗稱。生年不詳。

康熙間,其祖父阿穆(亦作阿莫)嘗協助清軍敉平平埔族通宵社之番亂,遂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

被封為岸裡九社第一任總土官,其家由是發跡。



迨雍正十年(1732),他亦協助清軍敉平清代最大一次平埔族番亂,即大甲名西社首魁林武力

連接樸仔籬社之變亂,因功奉詔入京陛見,獲雍正皇帝賞賜御衣,並賜號「大由仁」。

此項殊榮,為清代歷任各族土官絕無僅有之恩典,由是知名。

乾隆五年(1740)並蒙賜以潘姓。

其名下之田產極多,分布於今神岡鄉與豐原市一帶,年收租穀數千石,富甲一方。

乾隆二十三年(1758)十一月潘敦仔被任為第一位非漢人通事,迄三十六年四月卸任,

凡在任十二年六個月。四十一年(1776)逝世。

土目是部落領袖, 通事是部落與清官方間的中間人。

岸裡大社自雍正三年(1725) 至1896年間共有23位通事,除第一任通事 張達京為漢人外,

其餘皆為潘家人士擔任。

昔日的岸裡大社有環繞的圍牆, 以及東、西、南三門。

這 些門樓的形制,類似中部民宅聚落的隘 門,如今臺中市東勢區下城里仍保存有完 整的建築。

可惜均已拆除…..



僅剩下位處於大社巷道之內的潘家古厝 ;

隱約見證著那一段過往的歷史


原位於西門附近的通事公館也已經悄悄被拆除 …..

已變成建地 ?

 

 

0

發表留言